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 )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2.最能切中《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中心论点的一组对应词语是( ) A.兴盛与衰败 B.天命与人事 C.自满与谦虚 D.忧劳与逸豫
3.《论毅力》引用孔子、孟子的话来论证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这种论据是( ) A.历史材料 B.概括事实 C.名人名言 D.科学规律
4.为了证明中国历史上民众常常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鲁迅在《灯下漫笔》中说:统治者往往“‘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例证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5.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 A.武姜 B.公子吕 C.京城大叔 D.郑庄公
6.下列文章中,既是记人散文,又是文艺随笔的是( ) A.《种树郭橐驼传》 B.《报刘一丈书》 C.《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D.《答李翊书》
7.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描绘干谒者、权者、门者等人的言行举止时,运用的笔法是( ) A.略带夸张的漫画笔法 B.客观求真的写实笔法 C.剑拔弩张的抨击笔法 D.意在言外的暗示笔法
8.《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9.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曾提到“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这是为了阐发( ) A.北京秋天的“色彩浓” B.北京秋天的“回味永” C.南国之秋的“色淡” D.南国之秋的“味浅”
10.屈原《国殇》用于祭奠( ) A.楚国已故的国君 B.为国捐躯的将士 C.未成年而死的人 D.在他乡死去的人
11.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是一首( ) A.五言古诗 B.五言绝句 C.五言律诗 D.乐府诗
12.《行路难》中表示对前途仍有信心的诗句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典故抒情 D.借叙事抒情
14.《关山月》中笼罩全诗可悲情景的诗句是( ) A.和戎诏下十五年 B.厩马肥死弓断弦 C.沙头空照征人骨 D.几处今宵垂泪痕
15.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词语看来,这首词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 ) A.采用典故 B.采用口语 C.采用经史语 D.采用前人诗词成句
16.在《炉中煤》中,鲜明体现诗人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是( ) A.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B.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17.在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的象征意义是( ) A.革命事业 B.参加革命的条件 C.革命征途上的艰难险阻 D.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18.《风波》中下列典型细节,属于刻画七斤形象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