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打骂、体罚 30.民主管理
31.刑事处罚 32.“双轨制”
33.教育改造 34.特殊功能
35.健康成长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6.是指实施了一定违法犯罪行为,经过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决定,由劳动教养机关收容教养,并处在劳动教养过程中的人。
37.是指劳动教养机关依据法定的标准和幅度,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劳动教养的时间限度。
38.是指具有特殊情况的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经批准不在劳动教养场所执行劳动教养,而留在社会上由有关部门负责就地管教的一种执行方式。
39.是指劳动教养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劳动教养人员的合法利益并造成损失时,依法由劳动教养机关对受害的劳动教养人员给予的赔偿。
40.是指劳动教养法律关系的参与者,由劳动教养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权利(力)的享有者和承担者。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①依法行政的原则;
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
③区别对待的原则;
④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原则。
42.①依法及时、准确的实行劳动教养;
②对劳教人员实施教育改造;
③培养造就劳教人员为社会建设有用之材。
43.①有利于准确实施劳教法律、法规和正确贯彻劳教工作方针、政策;
②有利于实现劳教工作法制化,进一步完善劳教法律制度;
③有利于及时打击劳教场所内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改造秩序;
④有利于保障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他们的改造积极性;
⑤有利于促进劳教机关依法行政和科学、文明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44.①安全管理制度;
②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③民主管理制度;
④考核、奖惩制度。
45.①转化劳教人员的思想;
②矫正劳教人员的行为恶习;
③对劳教人员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其劳动技能。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①劳动教养目的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治理想的历史进步性。
②劳动教养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精神的公正性。
③劳动教养目的体现了积极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价值标准。
其余分视论述结构、文字表达、理论联系实际等情况酌定。
47.①少年劳教工作法律依据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