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考>历年真题>正文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试考题_合同法原理与实务

www.zige365.com 2010-11-18 16:50:56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保证人特有的抗辩权,是( ) A.连带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B.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C.保证人享有的不安抗辩权 D.保证人享有的同时履行抗辩权

  2.以合同的成立是否以某种特定的形式为标准,合同可以分为( )

  A.主合同与从合同 B.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

  C.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D.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3.相对无效的合同,在被法院和仲裁机构撤销前( )

  A.是无效合同 B.是效力待定合同

  C.和有效合同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D.具有部分法律效力

  4.下列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要约可以撤销和撤回

  B.承诺可以撤销和撤回

  C.承诺的撤回是《合同法》规定的承诺消灭的唯一原因

  D.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可以撤销

  5.以合同的生效和终止为标准,合同的义务可以分为( )

  A.约定义务与法定义务 B.主要义务与次要义务

  C.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 D.给付义务与附随义务

  6.何某将家中闲置的电视机委托给二手货商店代售。何某与二手货商店之间的关系是( )

  A.承揽合同关系 B.居间合同关系

  C.行纪合同关系 D.代理合同关系

  7.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

  A.2年 B.20年

  C.8年 D.4年

  8.以合同的当事人是否对待给付为标准,合同可以分为( )

  A.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B.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C.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D.有偿合同和无偿合同

  9.缔约过失责任违反的是( )

  A.先合同义务 B.后合同义务

  C.主合同义务 D.从合同义务

  10.某商家在路旁设置自动售货机,只要投入与商品价格相符的硬币,合同即可成立,该合同的成立形式是( )

  A.要式形式 B.推定形式

  C.非要式形式 D.沉默

  11.可撤销的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____内不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

  A.2年 B.1年

  C.5年 D.3年

  12.在无约定履行先后顺序的双务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有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这是合同法规定的( )

  A.不安抗辩权 B.先诉抗辩权

  C.同时履行抗辩权 D.先履行抗辩权

  13.某甲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用书面形式向某乙表示将不履行合同,某甲的行为是 ( )

  A.实际违约 B.解除合同

  C.合同变更 D.预期违约

  14.甲对乙声称:“我正在考虑卖掉家中的一台电视机,价格可以商量”,乙立即向甲表示:“我愿意以一千元价格购买电视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表示构成要约 B.乙对甲的表示构成承诺

  C.甲对乙的表示构成承诺 D.乙对甲的表示构成要约

  15.下列合同中,属于单务合同的是( )

  A.借用合同 B.运输合同

  C.租赁合同 D.承揽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居间合同有如下特征( )

  A.居间合同是有偿合同 B.居间合同是单务合同

  C.居间合同是实践合同 D.居间合同是不要式合同

  E.居间合同是诺成合同

  17.下列关于违约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事先约定的

  B.违约金可以和定金并用

  C.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也可以约定违约时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D.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E.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18.合同法规定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下列情形可以行使该权利( )

  A.赠与合同已经成立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试考题_国际经济法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试考题_工商行政管理学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试考题_行政管理学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试考题_国际经济法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试考题_劳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