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些机构为收取更多的报名费、资料费和培训费,随意降低报考条件”。王宁生说,还有一些机构认证内容不科学,所设置的认证考试与现实应用脱节。认证考试过程也缺乏监督,许多认证培训机构用各种方法提高考生的“通过率”,甚至打出“包拿证”的广告,出现种种“走过场”的认证考试,其实质是花钱买证。
究竟是什么促使多个部门竞相进行名目繁多的职业资格认证?王宁生道出了其中的缘由,“所有证书的背后都牵扯着一个多环节的收费链”。他以外语考试为例,全国在校大学生1600万人,加上社会人员,估计报考人数不低于3000万人,以每人购买学习资料等各项费用1000元计,不下300亿元。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薛刚凌则说,多部门设立多种职业资格认证,不仅仅是为获取经济利益,同时还扩大了他们的职权。
现实原因,考证热潮高温不降
近两年,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我国新生劳动力就业、上岗、创业的通行证,而一些适应人们生产生活需要所产生的新职业,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以物流专业为例,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为600多万。考一个相关的资格证,无疑是进入这一行业的“敲门砖”。
学历证书加上职业资格证书,几乎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必备条件。多拿一个证就多一条出路的观念,也为大多数求职者认同。“到了社会上,人就是一张白纸,资格证在某种程度上能比语言更能说明你的能力和长处。”正在找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李玉对记者说。
除了以上原因,行业要求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某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的王勇(化名)已经考取了建造师和造价师的资格,还准备再考监理师资格。“我们单位有资质需要,在我们这一行里混,最好多考几个证。”
“职业资格认证的混乱和重复给很多考证的人造成了精力和经济上的损失。”薛刚凌说,这无形中提高了人才市场流动的效益成本,增加了流动的风险。
法律原因,缺少有效制约造成管理混乱
据了解,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是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相关条款,在劳动部、人事部共同制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和人事部制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中都能够找到相关规定。但有关人士指出,这些条款对职业资格管理来说不够明确和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郭德忠认为,在实践中,上述相关法规里的内容有可能被曲解,才造成了当前一些后果。
“目前政府管理职业资格的法规建设滞后,缺乏总体规划,各方面对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认识不一致,对职业资格的设置实施和管理监督都缺少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约束,是造成这种混乱现象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推行职业资格有可能带来职能和经济上的利益,一些业务部门和社会组织,也普遍出现了热衷设置实施各种职业资格的倾向。对此,国家也缺少有效的监管和调控手段。”佟亚丽对记者说。
专家呼吁制定职业资格证书条例
如何规范混乱的职业资格认证市场呢?有关专家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有些专家认为,认真研究论证并划定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职业资格和非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职业资格非常重要。对于那些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设置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证,而那些非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像国外那样交由市场来调节。
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将一些能力水平专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完全交由市场来控制,以目前我国发展的情况来看并不可取,这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2007年12月15日,人事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事厅(局)长会议上表示,今后5年,我国将着力加快人事法制建设,突出立法重点,尽快填补包括职业资格管理在内的法律法规空白。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能力建设与评价研究室副主任佟亚丽认为,应当对涉及的各类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修订,确保职业资格设置管理办法的统一。她认为应当制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设置与管理条例”,进一步从源头上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的设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