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1)根据供暖范围的不同,供暖系统可分为局部供暖、集中供暖、区域供暖。
(2)在供暖系统中常用的热媒有热水、蒸汽、空气;根据热媒的不同,供暖系统可分为热水供暖、蒸汽供暖、热风供暖三种。
(3)按循环动力的不同,供暖系统可分为重力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
(4)为了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热水供暖系统供、回水干管的坡度为入供≥3‰,入回=2‰。
(5)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敷设和埋地敷设两大类;前一种的优点是施工检查方便,后一种适用于城市规划和美观要求。
(6)热水供暖系统设置膨胀水箱的四个主要作用是:容纳系统中水受热而增加的体积、补充系统中水的不足、排气、指示系统水位、控制静水压力。
(7)热水供暖管道敷设时,在最高点设排气装置,最低点应安装泄水装置。
(8)机械循环垂直式热水采暖系统可分为四种形式是上供下回双管系统、下供下回双管系统、垂直单管系统和单一双管系统。
(9)锅炉设备的工作过程分燃烧阶段、热传递阶段、吸热并汽化(或热水)三个阶段。
(10)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附件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水位报警器等。
(11)循环水泵的扬程包括热源内部的水头损失、室内系统的水头损失和室外管网供回水干管的水头损失。
(12)固定床纳离子交换设备的运行方式是顺流再生和逆流再生两种,再生液是Nacl溶液,再生时间1小时左右。
(13)蒸汽供暖系统中疏水器的作用是阻止蒸汽通过,自动排除凝结水。
(三)
1、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米,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米,交叉敷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米。
2、室外管道的埋设深度通常管顶在冰冻线以下20-30厘米为益。覆土深度不小于0.7-1.0米。
3、室内给水管道安装,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
4、室内给水明装管道,在布置管路时应将主干管安放在生活辅助房间内,立、支管安放在房间的房角或沿柱、墙安装。
5、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当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每层必须安装1个。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1.5~1.8米。
6、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时,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7、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
8、管道安装要遵守一定的坡度。热水及其它液体介质的管道是为了排除空气;蒸汽和其它气体介质的管道是为了排除凝结水;自流管道是为了保证管道的畅通。
9、室内排水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50mm一般采用铸铁管;管径小于50mm采用镀锌钢管;目前广泛采用硬聚氯乙烯管。
10、室内排水通气管,按规定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内高出屋面2米,并应装透气罩。
11、地漏应设置在房间地面的最低点,地漏篦子应比地面低5-10毫米。
12、供热管道安装,热水采暖系统中放风装置应设在供暖管道的最高点,散热器的放风装置安装在散热器的最高处。
13、室内给水引入管穿过基础时,要求予留孔洞留出基础沉降量150毫米,当穿过地下室、地下构筑物时,按规范规定设置柔性防水套管。
14、室内给水管道的阀门,一般采用闸阀,但管径小于或等于50毫米的可采用截止阀。
15、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除采用橡胶圈接口外,还可采用粘接、热溶连接、专用管件及法兰连接等。
16、排水立管及水平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17、排水主管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检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