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装置
锅炉运行时,锅水中所含的各种杂质会不断析出。如果不及时加以排除,日久厚积在锅炉受热面上,影响传热效果,不但浪费燃料,而且引起受热面金属过热,甚至烧坏,发生事故。
一、 排污的作用和分类
为了避免这些弊病,通常的措施是将浓缩的锅水排出一部分,俗称“排污”,因此在锅炉受压元件的最低处和蒸发面附近应该设置排污装置。锅炉经排污后重新补入给水,使锅水被“冲淡”,降低锅水含盐量和杂质,符合国家所规定的锅水标准,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排污装置的分类一般分定期排污和连续排污二类。
(一)定期排污
装设在锅炉受压元件最低处的排污装置,一般采用定期排污方法,定期排污装置一般是由两只串联的排污阀和排污管组成。常用一只快开式排污阀和一只慢开式排污阀,对锅炉进行周期性的排污。通过定期开启排污阀,把积聚在锅炉底部从水中析出的盐类和泥垢排出。
(二)连续排污
由于锅炉中各种盐类在锅筒蒸发面附近的浓度最高,所以较大的锅炉在该处还装设表面排污装置,从而有效地把锅水中油质泡沫和盐类的浓度降低,从而避免炉水产生泡沫,提高蒸汽品质。表面排污装置一般采用连续排污的办法。
由于锅炉里的水不断蒸发变成蒸汽逸出,而炉水中所含的盐类物质却仍然留在炉水中,因此,炉水中的含盐量逐渐增加。在蒸汽泡上升时,连同周围这部分含盐高的炉水一起升至蒸发面,蒸汽泡破裂,放出蒸汽,而水仍留在蒸发面附近。虽然这些含盐量高的水因密度较大而有往下沉的趋势,但是却被不断产生的大量上升的蒸汽泡将它托住,或者将它顶回原处。因此,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含盐量高的水沉至锅底和其余的炉水混合,大部分含盐量高的炉水仍然留在上锅筒蒸发面下100~200mm之间。
由于这一现象的不断重复发生,造成蒸发面下部分炉水的含盐量不断增加,并且大大地超过其余部分的炉水,若不将它排除,则它所含的盐量最终会扩散到其余的炉水中。因此,需要把这些含盐量高的炉水连续不断地排出去。在锅炉运行中,由于这种含盐量高的炉水连续不断地产生,所以需要连续不断地将它排出,这就叫做连续排污。为了排除此处的炉水,在上锅筒内安装了一根长度较锅筒略短的排污管,上面焊有多根长150毫米的短管,在每根短管的上端开有一个上大下小的锥形缝隙,污水就以这些缝隙中进入排污管。如图4.5-37所示。排污量应根据炉水的化验结果,并通过调节排污管上的截上阀或针形阀的开度来实现。
(三)排污的作用
不论工业锅炉给水品质的好坏,以及有无水处理,锅炉排污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日久水中的盐类积污物累积起来是非常惊人的。同时,当锅炉水位过高时,通过排污可以迅速降低水位。
不排污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1.锅炉水循环不良。
2.锅炉内壁结垢,传热不良,导致受热面局部过热面损坏。(P217)
3.由于传热不良,排烟温度升高,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P217)
4.锅水表面张力发生变化,导致水击、起沫和夹带水份情况产生。
5.使锅筒内表面腐蚀和苛性脆化。
6.使水位表连通管、锅炉给水管小孔,取样口等堵塞。
在下列情况下,也要进行锅炉排污:
1.发生异常蒸发。
2.故障时和煮锅以后。
3.某些锅炉在启动时,用来排除底部循环较差的冷锅水,以便加快锅水升温,加速水的正常循环。
4.锅炉检修或停炉时将锅水放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