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师>模拟试题>正文
200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九)

www.zige365.com 2009-7-23 10:29:08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A.肾中精气的盛衰

  B.心肺的功能状态

  C.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

  D.肝肾精血互化的状态

  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

  2.下列不属于顺应自然养生的是(    )

  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C.顺应四时调摄

  D.昼夜晨昏调养

  E.起居有常

  3.下列何项非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

  A.药膳保健

  B.注意饮食卫生

  C.提倡饮食有节

  D.克服饮食偏嗜

  E.强调高营养饮食

  4.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A.提高治愈率

  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

  C.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E.以上均不是

  5.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    )

  A.人工免疫

  B.早期诊断

  C.早期治疗

  D.先安未受邪之地

  E.阻截病传途径

  6.不属于治则的是: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理气血

  D.活血化瘀

  E.调治脏腑

  7.“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

  A.早治防变

  B.治病求本

  C.调理脏腑

  D.调理气血

  E.三因制宜

  8.下列何项属正治法则: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寒者热之

  D.因人制宜

  E.寒因寒用

  9.下列何项非属逆治法则:

  A.热因热用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虚则补之

  E.实则泻之

  10.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    )

  A.实则泻之

  B.通因通用

  C.虚则补之

  D.培土生金

  E.滋水涵木

  11.下列何项不属从治法则(    )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通因通用

  D.热者寒之

  E.寒因寒用

  12.“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

  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B.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在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

  D.在清泻阳热同时佐以滋阴

  E.以上皆是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    )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治寒以热

  14.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何证:

  A.虚证

  B.真实假虚证

  C.实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夹杂证

  15.真实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是:

  A.祛邪兼扶正

  B.扶正兼祛邪

  C.先祛邪后扶正

  D.单独祛邪

  E.先扶正后祛邪

  16.真虚假实证的治疗原则应是:

  A.单独祛邪

  B.单独扶正

  C.先扶正后祛邪

  D.扶正兼祛邪

  E.祛邪扶正并重

  17.“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脾虚泄泻

  B.肾虚泄泻

  C.食积泄泻

  D.气虚泄泻

  E.寒湿泄泻

  18.“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脾虚腹胀

  B.血枯经闭

  C.肾虚尿闭

  D.气郁腹胀

  E.阴虚便秘

  19.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

  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D.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

  D.充分滋阴的基础上配以补阳剂

  E.以上皆不是

  20.阴病治阳适用于下列何证:

  A.实热证

  B.实寒证

  C.阴阳两虚

  D.虚寒证

  E.虚热证

  2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阳双补

  22.下列非调理脏腑治则的是:

  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B.实则泻腑,虚则补脏

  C.脏病治腑

  D.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E. 腑病治脏

  23.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的患者,治以助阳解表法,应属于:

  A.先治其标

  B.先治其本

  C.标本兼治

  D.虚则补之

  E.以上皆不是

  24.血虚证,临床多从何脏腑论治:

  A.肝胃

  B.脾胃

  C.肝肾

  D.肝胆

  E.肝胃

  25.骨和髓之病变,多从何脏论治: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6.单纯的气血证常从何脏论治:

  A.心肝肺

  B.肝肾

  C.心肝肾

  D.心肾

  E.肺脾肾

  27.水湿痰饮多从何脏论治:

  A.心肾

  B.肺脾肾

  C.心脾肝肾

  D.肺肝脾肾

  E.心肝脾肺肾

  28.气滞宜(    )

  A.益气

  B.活血

  C.降逆

  D.行气

  E. 补气

  29.亡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的阳气大量亡失,治宜:

  A.滋阴制阳

  B.扶阳消阴

  C.回阳救逆

  D.救阴固脱

  E.阴中求阳

  30.“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根据……而确定的用药原则(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标本同治

  E.治病求本

  (二)B型题

  A.静功锻炼,注意保津养阴

  B.运动适度,注意养阳

  C.户外动形锻炼,注意养阳

  D.晨炼必待日光,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

  E.以上皆宜

  1.春季养生活动最宜:

  2.秋季养生活动最宜;

  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

  B.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

  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

  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

  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

  3.上述何项属虚则补之的具体运用:

  4.上述何项属实则泻之的具体运用:

  A.补益心阳

  B.补养心气

  C.清心泻火

  D.活血祛瘀

  E.补养心血

  5.心阳不足者,法宜:

  6.心脉瘀阻者,法宜:

  7.心火炽盛者,法宜:

  A.脾不统血

  B.脾气下陷

  C.脾虚湿阻

  D.脾虚水肿

  E.脾虚带下

  8.健脾利水之法适用于:

  9.益气升提之法适用于:

  A.滋养肝阴

  B.补养肝血

  C.清降肝火

  D.疏肝理气

  E.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潜阳

  10.肝阳上亢化风者,治宜:

  11.肝阴不足者,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热因热用

  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

  12.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泄病证,其治则当属:

  13.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

  14.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阳中求阴

  15.治疗阴虚阳亢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

  16.治疗阳虚阴盛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

  A.热病见热象

  B.寒病见热象

  C.阴虚见热象

  D.热病见寒象

  E.寒病见寒象

  17.适用“寒者热之”治则的是:

  18.适用“热因热用”治则的是:

  19.适用“阳病治阴”治则的是:

  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

  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

  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

  20.“通因通用”的治则适用于:

  21.“塞因塞用”的治则适用于:

  22.“寒因寒用”的治则适用于:

  A.行气开郁

  B.开窍通闭

  C.降逆和胃

  D.益气固脱

  E.益气升提

  23.气闭者,治宜:

  24.脾气下陷者,治宜:

  A.活血化瘀

  B.温经散寒

  C.清热补气

  D.益气活血

  25.血瘀者,治宜:

  26.血寒者,治宜:

  A.补髓填精

  B.补益肾气以摄精

  C.疏利精气

  D.通络散结

  27.小儿五迟者,治宜:

  28.男子滑精、早泄者,治宜:

  A.补气填精

  B.疏利精气

  C.益气摄津

  D.补血养津

  29.气滞精阻者,治当:

  30.津血亏少者,治当:

  A.单纯扶正

  B.单纯祛邪

  C.扶正兼祛邪

  D.祛邪兼扶正

  E.扶正祛邪并重

  31.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何种治则:

  32.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何种治则:

  A.真实假虚

  B.虚实夹杂且微虚微实

  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

  D.邪实正未衰

  E.虚实夹杂且甚虚甚实,病邪胶固不易扩散

  33.扶正兼祛邪的治则,适用于:

  34.先祛邪后扶正的治则,适用于: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既病防变

  E.未病先防

  35.“用温远温”此属于:

  36.“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属于:

  37.“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3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性药物的季节是:

  39.临床治疗时应慎用热性药物的季节是:

  40.临床治疗时应慎用滋腻药物的季节是:

  (三)X型题

  1.养生原则确立的基础是:

  A.对病因与发病条件的研究

  B.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

  C.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

  D.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

  E.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

  2.动形养生可达到:

  A.促进血液流畅

  B.舒筋活络

  C.调节情志变化

  D.怡神、静神

  E.协调脏腑功能活动

  3.移情易性的内容应包括:

  A.排遣情思

  B.改变其错误认识

  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

  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

  E.使不良情绪得以适度宣泄

  4.克服饮食偏嗜包括:

  A.防止饮食不洁

  B.食能以时

  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

  D.药食结合

  E.避免五味偏嗜

  5.调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6.养静藏神之机制与下列何项有关:

  A.心的生理特性

  B.真气状态

  C.肝的生理特性

  D.宗气的状态

  E.肾的生理特性

  7.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是:

  A.以药为主

  B.以食为主

  C.药食结合

  D.因时制宜

  E.辨证施膳

  8.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证是:

  A.抽搐

  B.大出血不止者

  C.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D.食积所致泄泻者

  E.尿闭

  9.“寒因寒用”适用于:

  A.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阳偏盛的实热证

  D.真寒假热证

  E.热厥证

  10.“热因热用”适用于:

  A.真寒假热证

  B.寒热错杂证

  C.真热假寒证

  D.格阳证

  E.阴偏盛之实寒证

  11.“塞因塞用”适用于:

  A.阳明腑实证

  B.气郁腹胀

  C.阴虚便秘

  D.血枯经闭

  E.食滞腹胀

  12.“通因通用”适用于:

  A.脾虚泄泻

  B.食滞泄泻

  C.瘀血崩漏

  D.肾虚泄泻

  E.气虚泄泻

  13.从治法适用于:

  A.脾虚腹胀

  B.肾虚癃闭

  C.肺虚多汗

  D.瘀血所致的崩漏

  E.格阳证

  14.扶正单独使用适用于:

  A.纯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纯实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热假寒证

  15.下列情况应先补后攻的是:

  A.真实假虚证

  B.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

  C.真虚假实之证

  D.虚实皆甚而病邪胶痼不易扩散之证

  E.以上情况皆可运用

  16.“因人制宜”主要根据人……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A.饮食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

  E.体质

  17.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

  A.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春不用桂枝”

  E.“夏不用麻黄”

  1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19.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

  A.正治与反治

  B.治标与治本

  C.扶正与祛邪

  D.调整阴阳

  E.三因制宜

  20.中医养生的主要作用为:

  A.增强体质

  B.预防疾病

  C.增强心理调摄能力

  D.延缓衰老

  E.促进病体康复

  21.阴阳互济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阴阳并补

  22.推拿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为:

  A.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B.调整生物信息

  C.改变系统功能

  D.发挥物理热效应

  E.通过经络系统感应传导、调节机能

  23.中医养生学方法众多,其基本养生观念有(    )

  A.调饮食

  B.慎起居

  C.适寒温

  D.食补剂

  E.和喜怒

  24.从治适应于(    )

  A.脾虚腹胀

  B.肾虚癃闭

  C.肺虚多汗

  D.瘀血所致的崩漏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0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一)
0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 (二)
历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中药学(一)
0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中医儿科学辅导_治疗概要_常
200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内科学部分考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