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广大考生采集了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资料:气病辨证.执业中医师模拟试题,供考生参考
·2014年中医师网络辅导火热招生中
1.气虚类证: 包括气虚证、气陷证、气不固,气脱证。
1)气虚证:指元(真)气不足,气的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或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1)成因:
①久病、重病或劳累过度使元气耗损。
②先天不足、后天饮食失调,使元气生成匮乏。
③年老体弱,脏腑机能衰退而元气自衰。
(2)临床表现: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呼吸气短,神疲乏力,或有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嫩,脉虚等。
(3)常见证型: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胃气虚证、脾气虚证、肝胆气虚证、肾气虚证、心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脾胃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等。
兼证:气血两虚、气阴亏虚、阳气亏虚、津气亏虚证等。
(4)发展变化:
气虚生化不足---津亏、血虚、阳虚;
气化机能减退---水湿潴留,生湿、酿痰、水液泛滥;
气虚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气滞、血瘀;
气虚卫外不固---易感外邪,以及食积、、虫积等。
2)气陷证:指气虚无力升举,清阳之气不升而反下陷,内脏位置不能维固而下垂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1)成因:一般由气虚发展而来,或为气虚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2)临床表现:头晕眼花,耳鸣,疲乏,气短,自觉气坠感,或内脏位置下垂,或有脱肛、阴挺等。
(3)常见证型:中气下陷证或脾虚气陷证。以内脏下垂为主要特征。
气不固:指气虚而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 1)成因:一般由气虚发展而来。
(2)临床表现:自汗,容易感冒;或各种出血;或二便失禁、遗精、滑胎等兼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等气虚证的一般证候表现。
(3)常见证型:卫表不固(脾肺气虚证)、气不摄血(脾不统血证)、下元不固(肾气不固证)等。
气脱:指元气亏虚已极,气息奄奄欲脱的危重证候。
( 1)成因:一般由气虚或气不固的进一步发展而来,若由大失血所致者,称为 “ 气随血脱 ” 。
( 2)临床表现:呼吸微弱而不规则,或见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面色苍白,口开目合,手撒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舌质淡白,苔白润等症。
2.气滞类证:包括气滞证、气逆证、气闭证。
气滞证:指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又称气郁证、气结证。
(1)成因:
①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感受外邪,或外伤闪挫等。
②痰饮、瘀血、宿食、蛔虫、砂石等病理物质的阻塞。
③阳气虚弱,阴寒凝滞,使脏腑经络气机不畅而气滞。
2)临床表现: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疼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一般按之无形,痛胀常随嗳气、肠鸣、失气后而减轻,或随情绪的忧思恼怒与喜悦而加重或减轻,脉象多弦,可无明显舌象变化。
(3)常见证型:肝气郁滞证、胃肠气滞证、肝胃气滞证等。
兼证:气滞血瘀、气郁化热、化火、痰气互结、气滞湿阻、气滞水停等证。
气逆证:指气机升降失常,气上冲逆而不调所表现的证候。
(1)成因:
①外邪、痰饮等犯肺。
②寒、热、水饮、食积、瘀血等原因犯胃。
③情志不遂,郁怒惊恐等伤肝。
( 2)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证:见咳嗽、喘息等症。
胃气上逆证: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等症。
肝气上逆证:见头痛、眩晕、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等。
气闭证:
( 1)指因大怒、暴惊、忧思过极等,致使气机闭塞,出现神昏或晕厥、肢厥等症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又称神气郁闭证。
(2)或因瘀血、砂石、蛔虫、痰浊等阻塞脉络、管腔等处,表现为阻塞部位的绞痛,甚或痛而昏厥,大小便闭,呼吸气粗、声高有力、脉沉实有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