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调整阴阳,是针对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采取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的方法,使阴阳恢复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临床应用包括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两个方面。
(一)损其有余
损其有余,又称损其偏盛,是指阴或阳其中一方偏盛有余的病证,应当用“实则泻之”的方法来治疗。
1.损其阳盛适用于“阳盛则热”的实热证,应用清泻热邪,“治热以寒”的方法治疗,即“热者寒之”。
2.损其阴盛适用于“阴盛则寒”的实寒证,应用温散寒邪,“治寒以热”,的方法治疗,即“寒者热之”。
(二)补其不足
补其不足是指对于阴阳偏衰的病证,采用“虚则补之”的方法予以治疗。针对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之分,其治当有滋阴、补阳、阴阳双补之别。
1.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适于阴虚之证,阴病治阳适用于阳虚之候。“阴虚则热”的虚热证,采用“阳病治阴”的方法,滋阴以制阳亢,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虚则寒”的虚寒证,采用“阴病治阳”的方法,扶阳以抑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以平为期。
2.阳中求阴,阴中求阳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理论,临床上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即“阳中求阴”。治疗阳虚证时,在助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即“阴中求阳”。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时,在补血剂中常佐以补气药;治疗气虚证时,在补气剂中也常佐以补血药。
3.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的,所以阴损可及阳,阳损可及阴,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治疗时当阴阳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