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常由于体质、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虚证和实证之间发生虚实夹杂、虚实转化等变化。
1.虚实夹杂即虚证和实证相兼出现。虚实夹杂证候,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或虚实证并重,常见六种临床类型:
(1)表虚里实:素体卫阳不足,感受外邪后又伤食滞。症见汗出,恶风(表虚);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厌食(里实)。
(2)表实里虚:表邪未解,里气已虚;或素体虚弱而又感受外邪。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表实);神疲乏力,脘腹隐痛,喜按(里虚)。
(3)上实下虚:痰浊壅肺、肾虚不纳。症见咳喘,痰涎壅盛,胸闷脘胀,不得平卧(上实);腰膝酸软无力,形寒肢冷(下虚)。
(4)上虚下实:心气虚于上,湿热注于下。症见心悸,怔忡,失眠(上虚);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下实)。
(5)虚中夹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症见腰膝冷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面浮足肿,腹大如鼓。
(6)实中夹虚:气血郁结,正气已虚。症见腹胀满痛,肝脾肿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纳差,少气乏力,脉细。
2.虚实转化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邪正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虚证和实证还可以相互转化。临床上由实证转为虚证者居多,往往因实证失治、误治或大汗、大吐、大泻后耗伤气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见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者,由于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脉细弱等气津两虚的虚证。由虚证转为实证者较少,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阳气不振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