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与气的关系
(1)精气互化: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与气互相资生,互相依存。如肾精和肾气互生互化,合称为肾中精气。若肾精不足,则肾气虚损;反之,肾气不足,又可使肾精亏虚,最终导致肾中精气不足。
(2)气可摄精:气的固摄作用可以防止精的无故流失。如肾气不足,固摄失职,则可导致男子遗精、滑精、早泄等症。
2.精与血的关系
精血可以互化,精得血而能充,血得精而能旺,两者共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病理情况下,精亏则血少,血虚则精衰,最终导致精血亏虚的病证。
3.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指气的运动变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为营气和津液,最后营气和津液转化为血液,整个过程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所以气旺则血旺,气虚则血少,故临床上常见气血两虚之证。治疗血虚证时,常配合补气药,使气旺则血生。
2)气能行血:指气对血液的运行起着推动的作用,即“气行则血行”。若气虚血行无力,或气滞血行不畅,均可导致瘀血内阻。故而在治疗瘀血内停的病证时,常在活血药中配伍行气药,使气帅血行。
3)气能摄血:指气统摄血液,使之循行于脉管内,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气的这种作用是通过脾主统血的作用来实现的。若脾气虚弱不能固摄血液,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月经量多或崩漏等出血的表现。故临床上治疗气虚出血证时,常采用补气摄血之法。
(2)血为气之母
1)血能载气:即血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运行全身。若气失去对血的依附,则漂浮无根而外脱。故大失血时,常见气随血脱的表现,治宜益气固脱。
2)血能养气:指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气得到不断的补充。故血虚气亦虚,治以养血益气。
4.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具体表现为。
(1)气能生津:是指气是津液的生成和输布的动力。气与津液的这一关系可以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来体现出来。津液的生成源于脾胃(胃气)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也离不开肺(气)的敷布作用,肾(气)的气化作用。所以气旺则津充,气虚则津亏。
(2)气能行津: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若气虚行津无力,或气滞津液输布失畅,导致津液停滞,形成水湿、痰饮、水肿等病证,即所谓“气不行水”;反之,水液的停滞又可使气机不利,而出现胀满不适的表现。故临床上治疗水湿停滞的病证,常常使理气和利水之法并用。
(3)气能摄津:是指气能够控制津液的排泄,维持津液在体内代谢的相对平衡。若气虚对津液失去固摄、约束作用,则可导致自汗、遗尿、小便失禁等,治疗上常采用益气摄津之法。
(4)津能载气:是指气以津液为载体,布散全身发挥其动力的作用。若大吐、大汗、大泻等,使津液突然大量流失时,常常导致气随津脱,治以益气固脱之法。
5.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与气相对而言都属于阴,均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津和血之间又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津液渗入脉管中,成为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血的一部分渗于脉外,又转化为津液,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病理情况下,津血之间又可以互相影响,而导致津血互损。如失血过多,脉外之津液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即“耗血伤津”;若大吐、大汗、大泻等导致津液大量的流失,又可使脉内血的一部分渗出脉外,形成血脉空虚之证,而见面白、脉弱的表现,所谓“津枯血燥”。汗为津液所化生,所以失血的患者,不宜发汗,因汗多伤血;津亏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法,以免伤津。故《灵枢。营卫生会》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