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合皮毛,亦称肺主皮毛、肺生皮毛,首见于《内经》。《素问。五藏生成》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指出了肺与皮毛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
肺合皮毛的理论,是古人通过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而形成的。皮毛是指覆盖于体表的皮肤,及附着于皮肤的玄府、毫毛等组织。皮毛具有防御外邪、宣散肺气、排泄汗液、调节体温等功能,而这些功能皆与肺的功能有关。肺合皮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维护肌表,防御外邪。皮毛为一身之藩篱,是机体防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肺主气、助心行血,通过其宣发作用,将气血津液布散于皮毛,濡养皮毛,使之发挥正常作用。正如《灵枢。决气》所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灵枢。经脉别论》亦云:“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将津气输布于皮毛,“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四圣心源》),若肺气亏虚,不能输精于皮毛,津血不布,则皮毛失养,而致皮枯毛憔,卫外力弱,易于外感。即如《灵枢。经脉》所说:“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反之,若外邪袭表,卫外不固,亦可内传于肺,影响肺的宣发功能而则恶寒无汗,咳嗽气喘等证。如《素问。咳论》所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其二,排泄汗液,调节水液代谢。皮毛能够排泄汗液,调节人体水液代谢。肺主宣发,能够宣散卫气至体表,调节腠理开合,依据机体的需要,控制汗液排泄,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难经。二十四难》亦云:“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肤者也。”因此,肺气充足,卫气充盛,腠理开合正常,汗出通畅;若肺气亏虚,卫外无力,腠理开而不合,则见汗出恶风;若外邪袭表,卫气被遏,则见恶寒无汗等症。正如《灵枢。岁露》所说:“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其三,宣散肺气,助肺呼吸。玄府,即汗孔,又名“气门”(《素问。生气通天论》。正如刘河间所说:“皮肤之汗孔也,谓泄汗之孔窍也。名气门,谓泄气之门也。”(《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玄府除有排泄汗液的功能外,还有宣散肺气、助肺呼吸作用,故名“气门”。如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说:“皮毛属肺,肺多孔窍以行气,而皮毛尽是孔窍,所以宣肺气,使出入皮毛以卫外也。”
肺合皮毛的理论得到了现代研究理论的支持。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从简单的蛋白体到原始单细胞生物,从原始多细胞海绵动物到两胚层分化腔肠动物,从三胚层的涡虫到两侧对称的蚯蚓均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运动及物质交换均是由细胞膜或相应皮肤完成的,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由表皮的一部分转化成独立的呼吸器,形成水生种类的鳃或陆生种类的气管,并与表皮一起主持呼吸运动。两栖类动物由于陆地生活形成了肺,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但它们的肺的结构比较简单。仍需要皮肤帮助呼吸,例如青蛙的皮肤表面积与肺呼吸表面积之比为3∶2,在冬眠期主要靠皮肤呼吸。实验证明,若终止皮肤呼吸,青蛙会很快窒息而死;若摘除其肺脏,仍保持皮肤湿润,则可存活很长时间,此即较高等动物“肺皮同功”的极好例证。自人体发生学角度而言,人在胚胎时期,原始组织包括外胚层,中胚层及内胚层,肺与皮肤均由外胚层发育而来。此即肺与皮肤同源同功的发生学基础。另据研究,人体含量极少的硅元素,大部分分布于皮肤与肺,此亦肺合皮毛的体现。
肺合皮毛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肺与皮毛在生理上同源同功、互助互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共同为病,因此在治疗上可肺病治皮,亦可皮病治肺。不仅外感病、卫分证可从肺论治,而且有些皮肤病亦可从肺论治,如针刺耳部肺穴可治神经性皮炎,用麻黄、杏仁、荆芥、防风、薄荷、浮萍等宣肺发表的中药治疗皮肤病,即是肺合皮毛理论的具体运用。又如斯里兰卡学者Nanayakava.P氏曾观察15例湿疹性皮炎患者,结果发现,其中7例发病前既有支气管哮喘病史,5例于发病前有呼吸困难史,始发皮炎时呼吸困难消失,3例呼吸困难与皮炎交替出现。可见,肺与皮毛的关系十分密切。若外邪袭表,腠理闭塞,邪气内传,肺失宣发,津液不布,外溢肌肤,故见风水。正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所说:“皮毛者,肺之合也。故凡肤表受邪,皆属于肺。风寒袭之,则皮毛洒淅,客于肺中,则为肺胀,为水饮冲肺。”对于水肿病的治疗,《内经》明确地将“开鬼门”——即宣肺发汗法作为水肿三大治法之一,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中亦明确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腰以上肿者,当发汗乃愈。”当今临床多以宣肺发汗、益气行水等法治疗水肿之由于肺病所致者,常获良效。如著名老中医岳美中先生曾治一风水证(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