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五行中作为母的一行异常,必然影响到作为子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
水生木,水不足无力生木,则水竭木枯。
子病及母:五行中作为子的一行异常,会影响到作为母的一行,结果母子皆异常。
木生火,火过旺,耗木过多致木不足,生火无力,结果母子皆不足。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木性喜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属木,故肝喜条达恶抑郁,有疏泄功能。
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
土性敦厚,可化生万物,脾属土,故脾具有运化水谷,产生精微,供养全身的功能。
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有肃降的功能。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有主闭藏,主水的功能。
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1)五脏之间的滋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的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
火生土――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
土生金――脾能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功能正常。
金生水――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的功能。
水生木――肾精可化肝血,以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2)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
肾水上济,可防心火过亢。
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防止肺气清肃太过。
金克木――肺气清肃可防止肝阳上亢。
木克土――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防其壅滞。
土克水――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如肾病及肝;子病及母如心病及肝。
2、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木旺乘土:胸胁苦满、脘腹胀痛、泛酸、泄泻土虚木乘: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相侮――木火刑金: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咳逆上气、咯血土虚水侮:脾土不能制肾水,出现全身水肿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用于指导四诊五脏通过五行与五色、五音、五味构成了特定的联系。通过观察色音味的变化来了解内在脏腑的病变。
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诊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苦,脉洪数,可诊为心火亢盛。
2、用于推断病情
(1)内脏疾病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从面部色泽的变化表现出来。可据主色与客色的五行关系,来推测病之顺逆。
主色:五脏的本色。客色:应时之色。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如长夏季客色为黄,其人面青为主色,主色胜客色,但肝虚易遭反侮,故病逆;夏季客色为赤,其人面白,客色胜主色,肺气虚,逢阳热相助易愈,故其病为顺。
(2)色脉合参,才能从客观上反映疾病的状况。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如肝病色青脉弦为色脉相符,如得浮脉,克色之脉,为逆;得沉脉,生色之脉,为顺。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青色、酸味――肝――白芍,山茱萸
赤色、苦味――心――黄连,丹参
黄色、甘味――脾――甘草,白术(道地药材应色微黄)
白色、辛味――肺――石膏,麻黄
黑色、咸味――肾――玄参,熟地
2、控制疾病的传变《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
3、确定治则和治法(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1)确定治则虚则补其母:指一脏之虚证,不仅须补益本脏之虚衰促使其康复,同时还要依五行递相资生的次序,补益其母脏,通过相生作用促使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