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望诊_五色主病

www.zige365.com 2009-9-28 10:19:00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病色可分为赤、白、黄、青、黑五种,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灵枢·五色》认为:以五色分属于五脏,其对应关系是“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以五色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则“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种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即五色主病,或称“五色诊”。其具体表现和主病如下:

  1.赤色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满面通红者,属实热证。是因邪热亢盛,血行加速,面部脉络扩张,气血充盈所致。

  午后两颧潮红者,属阴虚证。是因阴虚阳亢,虚火炎上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人。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火形人面色稍赤;夏季面色稍赤为正常。心病面赤而枯槁晦暗,如衃血,或如赫石者,为真脏色见;肺病面赤无华为难治。

  2.白色

  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血虚证或失血证。面色白光白者,多属阳虚证;若白光白虚浮,则多属阳虚水泛。面色苍白者,多属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因阳气暴脱,脱血夺气,则气血不荣,面部脉络血少,血行迟滞而兼血郁所致;若阴寒内盛,寒邪凝滞,面部脉络收缩而凝滞,亦可见面色苍白。

  古人按五行理抡,认为金形人面色可略白;秋季面色稍白为正常。肺病面白枯槁无华,如枯骨之色者,为真脏色见;肝病面白无华为难治。

  3.黄色

  主脾虚、湿证。

  病人面色发黄,多由脾虚机体失养,或湿邪内蕴、脾失运化所致。

  面色萎黄者,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因脾胃虚衰,水谷精微不足,气血化生无源,机体失养,故面色淡黄无华。

  面黄虚浮者,属脾虚湿蕴。因脾运不健,机体失养,水湿内停,泛溢肌肤所致。

  面目一身俱黄者,为黄疸。其中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乃湿热为患;面黄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乃寒湿为患。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土形人面色可略黄;长夏面色较黄为正常。脾病面黄而枯搞晦暗,如黄土或如枳实之色者,为真脏色见;肾病面黄无华为难治。

  4.青色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病人面见青色,多由寒凝气滞,或瘀血内阻,或筋脉拘急,或因疼痛剧烈,或因热盛而动风,使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

  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多因阴寒内盛,经脉挛急收引,不通而痛,以致面部脉络拘急,气血凝滞而色青。可见于骤起的气腹痛、寒滞肝脉等病证中。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则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痛等病人。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者,多属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者,可见于肝郁脾虚的病人,胁下每有癥积作痛。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者,多属惊风。多因热闭心神,外引筋肉,面部脉络血行瘀阻所致,可见于高热抽搐患儿。

  古人按五行理论,认为木形人面色稍青;春季面色稍青为正常。肝病面青而枯槁晦暗,色如枯草者,为真脏色见;脾病面青无华为难治。

  5.黑色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病人面色发黑,多因肾阳虚衰,水寒内盛,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所致。

  面黑暗淡或黧黑者,多属肾阳虚。因阳虚火衰,水寒不化,浊阴上泛所致。

  面黑干焦者,多属肾阴虚。因肾精久耗,阴虚火旺,虚火灼阴,机体失养所致。

  眼眶周围发黑者,多属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由血瘀日久所致。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10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辅导_中医针灸毫针刺法异常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指导_更年期妇女冠心病心绞痛
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指导_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
201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考前指导_多发性神经炎(“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