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1.定义
麻疹是由外感麻毒时邪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咳嗽、鼻塞流涕、泪水汪汪,满身发红疹及早期出现麻疹粘膜斑为特征。
2.发病特点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二季(冬末春初)最为常见。
[发病年龄] 好发于儿童,尤以6个月~5岁多发,自六十年代后开展麻疹疫苗接种以来,发病年龄后移,成人也可见到。
[转归预后] 若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反之,邪毒炽盛,正不胜邪,可引起逆证、险证。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历史沿革
宋代以前麻疹与天花常相提并论,宋代以后将两者分开。
《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称麻疹为“疮疹”,记载了典型症状和治疗方法,并指出传染性的特点。
《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始将麻疹与天花分别论述,是证治小儿麻疹的第一部专著。
《证治准绳。幼科》将麻疹分为初热期、见形期、收后期,成为后世分期的基础。
《麻科活人全书》将麻疹过程中出现气促、咳喘、鼻翼煽动等症,称为“肺炎喘嗽”,指出是麻疹常见并发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