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有全身性和局部性的不同,恶性肿瘤引起的水肿也包括这两种。
恶性肿瘤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恶性肿瘤后期,病人常有恶液质表现,严重营养不良,贫血、低蛋自血症、维生素Bl缺乏等,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血管进入组织间隙。第二,恶性肿瘤造成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如心功能减退,静脉郁血,血液滞留,血浆渗出组织间隙,可造成水肿;肾功能减退,水液代谢障碍,水钠潴留,也造成水肿;肝硬化腹水,严重以后发展合并水肿。局部水肿表现在身体某个部位的皮下组织、血管外组织间隙等,大都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血管淋巴管受了肿瘤的压迫,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在局部潴留,时间长了渗入皮下组织形成水肿。
中医认为水液代谢与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运化,肾气的开阖功能有关。如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溢于皮下成为水肿。与恶性肿瘤的水肿有关的,主要是脾肾两脏的阳气不足,不能蒸化水液,水湿浸渍于全身;或者肿瘤导致湿毒和湿热壅盛,造成的局部或全身水肿。从这些病因病机出发,一般可以将恶性肿瘤性水肿水湿浸渍型、脾阳不足型、肾阳虚衰型和湿热壅盛型来分型证治。
1.病因治疔
水肿病因治疗就是寻找水肿形成的原因,针对原发疾病和病理改变进行治疗,原发病因去除了,水肿也可以得到缓解。
1)由于长期消耗,营养不良造成的血浆蛋白低下性水肿,可以给病人静脉输入人体清蛋自、复方氨基酸、血浆、水解蛋白,或者输血,摄入高蛋白饮食等等,血浆清蛋白提高,血液的胶体渗透压提高,水肿可以得到缓解。
2)心功能衰竭引起的水肿,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纠正心力衰竭,肝肾功能障碍青给予保护肝肾功能的药物,纠正肝肾功能。
3)癌性胸腹水,抽去胸腹水后再在胸腹腔内注入抗癌药,杀灭癌细胞,使腹腔内毛细血管渗透性降低,胸腹水减退,水肿也可以得到缓解。
2.对症治疗主要是指用利尿药。利尿药可分强、中、弱3种。强效、中效利尿药,如呋塞米、利尿酸等,大都有增加机体内钾、钠、氯离子排出的作用。弱利尿药则钾离子排出很少,钠、氯、碳酸氢根离子排出增加。对子恶性肿瘤病人来说,大多数体质已经比较虚弱,往往又摄入食物不是,所以使用时要先选考试,大执业医师用中效和弱效利尿药,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血电解质变化情况,避免造成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在出现心衰、肺水肿、肾衰少尿等病情危重时要及时采用强利尿药,迅速控制病情后再停用。另外,利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最后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轮流使用。
(1)强效利尿药:①呋塞米:常用置,口服20mg,1日2次,肌注20mgl次,隔日1次,必要时1日1次;②利尿酸:口服25mg1次,1日1~3次,静注25~50mg1次,缓慢静推或静滴;③丁苯氧酸:口服0.5~1mg,1日1~3次,静注每次0.5~1mg。
(2)中效利尿药:主要有双氢克脲噻,常用量25mg1次,1日2次,最好同时服氡化钾。
(3)弱效利尿药:①螺内酯:口服20~40mg1次,1日2~3次,为留钾利尿药;②氨苯喋啶:口服50~100mg1次,1日3次,也是留钾利尿药;⑥乙酰唑胺:口服0.25~0.5g1次,1日3次,无留钾作用,所以服时加服氯化钾。
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1)水湿浸渍型:症状见肢体,身重困倦,胸阃泛恶,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沉缓,治拟温化水湿,通阳利水。方用胃苓汤、五皮饮加减,药物有苍术、白术、厚朴、茯苓、猪苓、泽泻、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肉桂等。
(2)脾阳不足型:症见腰以下和下肢水肿为主,神倦纳呆,腹胀便溏,小便短少,脉沉缓或沉迟,舌苔白滑。治拟温阳健脾,利水消肿。方用实脾饮加减。药物有党参、白术、厚补、干妻、附子、木瓜、茯苓、木香、甘草、大枣、山药、扁豆。
(3)肾阳虚衰型:症见全身浮肿,腰以下为重,神色疲倦,四肢不温,胃纳不馨,大便溏薄,腰膝酸软,面色咣自,舌淡胖,苔白或自滑,脉沉细。治拟温肾助阳,行气化水,方用真武汤加减。药物有附子、茯苓、白术、自芍、生姜、肉桂、巴戟天、葫芦巴,及中成药金匮肾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