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总称。中医对心身疾病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的认识,本文从其病因、病机、治疗方面探讨了中医学的论述。归纳整理了中医学有关心身疾病的论述,主要从心身疾病与脏腑关系、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心身疾病中医的系统认识。
1.心身疾病与脏腑关系
1.1 脑 脑是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枢纽。这些功能活动,由脑神来支配。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头者,精明之府”,《类经》解释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为精明之府”,《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故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说明头脑为阳气之所聚,智慧技巧,认识思维,分析决断,情绪情感等精神活动都是脑的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藏之于脑,从脑出发,以认识世界,并维持人体与自然、社会相对稳定状态,调和人的情绪,促进形体和精神健康。
1.2 五脏 《内经》指出“五脏各藏其神”把脑的功能从属于五脏,正如《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五脏与神的密切关系,是由于五脏分别藏有神的生成、成长、发挥作用所依赖的气、血、水谷精微等物质,其中由于“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而为精神之所舍也”,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又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论述。
2.心身疾病的病因
2.1 先天致病因素 《素问·奇病论篇》说:“人生而有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也“。《类经》注释说:”儿之初生,即有癫痫者,令人呼之为胎里疾者也。“又指出,”惊则气乱而逆,故气上而不下,气乱则精从之,故精气并于胎,令子为癫痫也。“说明如果母亲曾在妊娠过程中受到过惊恐,导致气机失调,精气随之而逆由于精气逆乱于胎儿,可使其子生下来就患有癫痫病。现代流行病学的调查证明,许多先天心身疾病与孕妇的服药、感染、情绪波动、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程度有关。
2.2 情志致病因素 人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活动,是指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属正常状态。若这些情志因素长期、强烈存在,就容易形成七情内伤而发生疾病。所以中医理论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其伤过久、过强就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体出现病理表现。情志失调,郁而伤神,导致脏腑内伤,气机逆乱,从而出现进一步情志变化。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所以,情志的异常变化,首先要考虑心神的功能失常。所以《内经》说:“悲哀怒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2.3 外邪因素 主要指火邪,中医认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指明了躁动、狂越等症状及其病理皆因火邪所致。有外感六淫之邪,内侵而化热;也有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化火而出现的精神障碍。
2.4 药物因素 中国传统医学还论及药源性心身疾患,如《内经》曾指出,石药发癫,芳草发狂。
2.5 社会因素 社会状态及其较大的变动,总会通过某种途径,影响到个体的心身健康。中医所论述的“脱营”、“失精”都与社会因素有关。
3.心身疾病的病机
情志致病主要是导致机体气机紊乱,也可直接伤及脏腑,或致精血亏损,或生瘀生痰,最终使躯体病变,出现躯体症状。
3.1 干扰气机 中医理论认为,气对于整个生命活至为重要,不仅脏腑生理功能有赖于气机协调,精神情感活动也以气行畅达为基础,因为人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内经》中曾论述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情志异常与气机失序之间的关系为:怒则气上、喜则气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3.2 伤及脏腑 各种不同性质的情志刺激均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脏腑,导致五脏生理功能失常。《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同的情志波动,对各脏有不同影响。
3.3 耗伤精血精 血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是精神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耗伤精血中医经典著作曾说:“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4.对心身疾病的治疗 中医对心身疾病总治疗原则的论述与其他疾病相类似,提倡针药并用,上者抑之、下者举之、聚者散之、乱者理之、结者疏之、缓者收之、惊者平之等。另外,也提出了治疗心身疾病的针对性方法。
4.1 语言疏导 言语是最常见、最方便的心理治疗工具,在中医治疗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并提出了具体方法:“人之情,莫不恶死乐生,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即充分调动和利用人“恶死而乐生”的心态和抗病康复的内在积极因素,促进心身康复。
4.2 情志疗法
4.2.1 情志相胜 指用一种情志纠正其所胜的另一种病态情志。其原理是中医理论中五行相胜的制约关系,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
4.2.2 顺从欲愿 指顺从患者的某些意愿,满足其一定欲望,以改善其不良的情志状态。正如《内经》所述:“数问其情,以从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