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
十八、黄疸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减。
(2)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3)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
(4)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减。
2.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
十九、积聚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2)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加减。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2)瘀血内结证: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3)正虚瘀结证: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二十、鼓胀
1.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2.水湿困脾证: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
3.水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4.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
5.阳虚水盛证: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6.阴虚水停证: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二十一、头痛
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5.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
6.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7.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
二十二、眩晕
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2.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
3.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二十三、中风
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加减。
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加减。
1.闭证
(1)阳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加减。
(2)阴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加减。
2.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后遗症
1)半身不遂
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气活血、通经活络-补阳还五汤
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或天麻钩藤饮
2)语言不利
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除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
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
二十四、水肿
1.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加减。
2.湿毒浸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3.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加减。
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加减。
5.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
6.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