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阴或阳一方高于另一方的病理变化,形成“邪气盛则实”的实证。即阳邪侵入人体,形成阳偏胜;阴邪侵入人体,形成阴偏胜。“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明确地指出了阳偏胜和阴偏胜病机的临床表现特点。阴和阳是相互制约的,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胜必然会制阴,而导致阴偏衰,阴偏胜也必然会制阳,而导致阳偏衰。所以又说:“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这是指出了阳偏胜或阴偏胜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偏胜
阳偏胜,即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进、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形成阳偏胜的主要原因,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偏胜,即出现热象,所以说“阳胜则热”,如壮热、面红、目赤等等,即是阳偏胜的具体表现。
“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但从病机上必须区分阴的相对虚和绝对虚两类。邪客于阳而致阳盛,此时由于阴的相对不足,从而出现实热证。如果由于阳盛而耗伤机体的阴液,此时阴由相对的不足转而成为绝对的亏虚,这就从实热证转化为虚热证或实热兼阴亏证。
2.阴偏胜
阴偏胜,即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偏胜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湿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偏盛,就出现寒象,所以说“阴胜则寒”,如形寒、肢冷、舌淡等,即是阴偏胜的具体表现。
“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从病机理论来说,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际上在阴偏胜时,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损伤。
点击查看更多卫生资格中药学考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