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不多,历年考题大约在1~2道题。考试的重点一般在常用的术语、药物剂型选择的原则、药典的性质及作用等。(★★重点掌握,★熟悉)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
常考题型为A型题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理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联结中医和中药的纽带与桥梁。
1. 药物与药品 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一般可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两大类。药品则是指原料药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2.剂型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剂型是药物各种应用形式的统称,如汤剂、散剂、颗粒剂、丸剂 等等 .
★★3.制剂 根据药典、部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制剂一般指某一个具体品种,如三金片、十滴水软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双黄连粉针剂等。制剂有时也可以是各种剂型、各具体制剂的总称。
4.中成药 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5.非处方药(OTC) 指无需医生处方,消费者可按药品说明书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具有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正常用法和正常剂量用药时,很少出现不良反应。
二、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常考题型为A型题
1.《汤液经》,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2.晋代葛洪(公元261~314年)著《肘后备急方》八卷, 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主张批量生产贮备,供急需之用。
3.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纂并颁布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新修本草》或《唐本草》),是我国由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4.宋、元时期(公元960~1367年), 由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每方之后除详列药物及主治证外,对药物炮制、药剂制法及其检验均有较详细论述,为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药规范。
三、中药剂型的分类
这部分内容常结合以后各章中涉及的各个剂型考,单独在绪论中考的可能性不大。
药物剂型的种类繁多,剂型进行分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按分散系统分类
2.按物态分类
3.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4.按制法分类
四、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常考题型为X型题
1.根据防治疾病需要选择(简称为:病)
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简称为:药)
3.根据应用及贮运等要求选择(3、4简称为:五方便)
4.结合生产条件选择
五、药典
常考题型为A型题
★★1.药典的性质与作用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发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2.中国的药典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纂并颁布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新修本草》或《唐本草》),是我国由政府颁布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官方颁布的制剂规范,收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的药方,于绍兴21年(公元1151年)出书,也具有药典的性质。
新中国建立以来,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1953、1963、1977、1985、1990、1995及2000年版。其中除1953年版为一部外,其余均分为一、二两部。
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及单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等各类制剂。《中国药典》分别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组成。凡例是使用本药典的总说明,包括药典中各种术语的含义,及其在使用时的有关规定。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叙述本部药典收载的所有药物和制剂。附录则是叙述本部药典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制剂通则、药材炮制通则、对照品与对照药材及试药、试液、试纸等。索引设有中文、汉语拼音、拉丁名和拉丁学名索引,以便于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