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财政政策的种类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考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推动证券市场走强,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经济发展,证券市场走弱。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有:(历年在此知识点出现单选题,需要考生多理解)
(1)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
减税一方面可以增加企业收入,直接引起证券市场价格上涨,另一方减税增加居民收入,居民增加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又会拉动社会总需求,从而促使股票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也将上扬。
(2)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
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投资,扩大就业。政府通过购买和公共支出增加商品和劳务需求,激励 企业增加投入,提高产出水平,于是企业利润增加,经营风险降低,将使得股价和债券价格上升。同时居民在经济复苏中增加了收入,持有货币增加,景气的趋势更 增加了投资者信心,买气增强,股市和债市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特别是与政府购买和支出相关的企业将最先最直接从财政政策中获益,因而有关企业的股价和 债券价格将率先上涨。
(3)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
(4)增加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往往使财政支出扩大。其政策效应是,扩大社会总需求和刺激供给增加。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趋于上涨。
紧缩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与上述分析相反。
(二)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总体上和全方位的,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调控供求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总需求总是表现为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
(2)稳定物价
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比例
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投资
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
(1)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