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与发展动因
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石油危机的发生,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金融机构的原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失去市场,同时又给它们创造了开发新业务的机会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 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金融机构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导致全球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形形色色的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 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
(一)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国际货币制度由固定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l973年和l978年两次石油危机使西方 国家经济陷于滞胀,为对付通货膨胀,美国不得不运用利率工具。这又使金融市场的利率波动剧烈。利率的升降会引起证券价格的反方向变化,并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面对利市、汇市、债市、股市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波动,市场风险急剧放大,迫使商业银行、投资机构、企业寻找可以规避市场风险、进行套期保值的金融工 具,金融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便应运而生。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政府或有关监管当局对限制金融体系的现行法令、规则、条例及行政管制予以取消或放松,以形成一个较宽松、自由、更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新的金融体制。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取消对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逐步实现利率自由化。如美国《l980 年银行法》废除了Q条例,规定从l980年3月起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最高利率限制。
2.打破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地域和业务种类限制,允许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互相自由渗透,鼓励银行综合化发展。
3.放松外汇管制。
4.开放各类金融市场,放宽对资本流动的限制。
其他还包括放松对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在投资方面的许多限制,减轻金融创新产品的税负以及促进金融创新等。
金融自由化一方面使利率、汇率、股价的波动更加频繁、剧烈,使得投资者迫切需要可以回避市场风险的工具;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促进了金融竞争。由于允许各金融机构业务交叉、相互渗透。多元化的金融机构纷纷出现,直接或迂回地夺走了银行业很大一块阵地;再加上银行业本身业务向多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同业 竞争激烈,存贷利差趋于缩小,使银行业不得不寻找新的收益来源,改变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把金融衍生工具视作未来的新增长点。
(三)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金融衍生工具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金融机构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开发以及担任中介,显著地推进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金融机构进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背景下,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属于表外业务,既不影响资产负债表状况,又能带来手续费等项收入。1988年国际清算银行(BIS)制 定的《巴塞尔协议》规定:开展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其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维持在8%以上,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总资本的50%。这一要求促使各国银行 大力拓展表外业务,相继开发了既能增进收益、又不扩大资产规模的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二是金融机构可以利用自身在金融衍生工具方面的优势,直接进行自营交易,扩大利润来源。为此,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吸引了为数众多的金融机构。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介入了金融衍 生工具交易,引起了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目前新的《巴塞尔协议11》对国际性商业银行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也规定了资本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