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
自2006年以来,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快速增长,证券市场也随之走强。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出口增长的拉动下,企业效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一些非可持续性因素也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了推动作用,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上市公司会计核算方式发生变化,造成会计利润的波动,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其业绩产生正面影响;投资收益的大幅增加助推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
1)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方面,对于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划分核算最为证券市场所关注。以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为例,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主要以账面价值(历史成本法)计量,限售期结束后获准上市流通的法人股将以公允价值——二级市场价格计量。目前相关股份的二级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其账面价值,会计准则的调整将使持有法人股股权的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大幅增加,且在未来出售相关股份时还将给公司带来当期收益的大幅增加。
按照新会计准则,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两种模式中的一种,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从原有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以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拥有较多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业绩将更多的受到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采用并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一个公司的价值,在市盈率、市净率等相对估值法盛行的情况下,由于会计准则的调整可能会带来公司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指标的波动,从而影响我们对其价值的判断,但是这种会计处理上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若采用绝对估值法评估,则公司的价值并不会发生改变。
2)投资收益的影响
目前,在利润表各构成部分中,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也直接推动了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幅超越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投资收益的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上升——经济持续增长背景下的企业效益提升给上市公司带来实体经济投资的收益不断增加;第二,股权投资的虚拟资产增值——资本市场行情火爆,上市公司投资股票、基金的投资收益大幅提高以及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带来的投资收益大增;第三,会计核算的计量增长——如实施新会计准则后,允许上市公司对原持有的法人股在禁售期后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根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在当期或出售时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损益。
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时,需要结合宏观、行业和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市场估值水平等各类信息,同时区别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可持续因素和不可持续因素,对上市公司作出客观、理性的价值评估。
第五章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利
一、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及公司治理的发展
1、公司治理的基本概念
公司治理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1932年,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出版了《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他们认为:由于现代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已实现了分离,因此管理者的行为偏离股东利益的情况就可能会出现。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西方特别是英国有较多著名公司相继倒闭,学术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财务造假被揭露并最终破产事件再次引发了学术界对公司治理问题的大量研究。
时至今日,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公司治理的概念。概括起来,公司治理的概念包含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公司治理(或称公司内部治理),是指公司股东对公司经理层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广义的公司治理(或称公司外部治理)则涉及到广泛的公司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目标是使公司各利害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公司治理的进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 Berle 和 Means 通过对当时美国最大的200 家工业公司的考察,发现这些公司的股票所有权分散现象十分显著,管理层事实上已经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据此,他们首次明确提出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论点。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公司治理研究主要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致力于解决股权分散化下的“弱股东、强管理层”问题。这些研究一般将公司治理机制划分为董事会结构、经理层薪酬和股权结构等内部机制,以及控制权市场和法律监管等外部机制,进而在两个方向上拓展公司治理研究,即:一是研究不同治理机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二是研究治理机制对管理层更换、投资决策等特定事项的影响。这些研究称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量研究发现,除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公司都具有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和控股股东。这一发现彻底动摇了股权分散这一传统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使公司治理研究进入了以公司股权集中为基础的新阶段(称为当代公司治理研究)。
当代公司治理研究认为,公司治理的研究重点不应仅限于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而应更多地关注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代理问题,并从全球角度比较分析“强大股东、弱小股东”格局对公司绩效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因此,当代公司治理研究在方法上将法律变量引入金融学的实证研究,试图从法律角度建立比较全球公司治理的统一架构,从而逐渐形成了“法与金融(Law and Finance)”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在实践层面上,当代公司治理研究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法律和公司治理关系的认识,为各个国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指出了一条可行路径。20 世纪90 年代起全球范围内掀起的公司治理运动,其核心就是通过修改公司法、证券法和破产法,并推出公司治理准则等一系列途径来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建立高效的资本市场。
20世纪80年代,公司治理问题在实践中得到重视。英国在出现一批著名公司相继倒闭事件后,成立了一些委员会,并由这些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公司治理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卡德伯瑞(Cadbury)勋爵领导下制定的《卡德伯瑞报告》(Cadbury Report),关于董事会薪酬的《格林伯瑞报告》(Greenbury Report),以及关于公司治理原则的《汉普尔报告》(Hampel Report)。这些报告成了英国推进公司治理运动的指针,也成了全球推进公司治理运动的发端。
自《卡德伯瑞报告》以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公司治理原则。例如,世界上许多重要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内容不仅包括信息披露,而且还越来越强调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世界交易所联盟目前正在起草有关公司治理准则的指引;世界银行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公司治理栏目并与OECD合作主办了定期性的“全球公司治理论坛”、“亚洲公司治理圆桌会议”等;美国著名的机构投资者加州公职人员退休基金会(CALPERS)发起建立了民间性质的国际公司治理网络,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并开辟专门的网站,系统地推出国内和国际公司治理原则。根据戴维斯全球咨询公司的统计,到2001年底,有43个国家和法律管辖区域推出了91个公司治理准则或类似的文件,另外还有9个国际性的准则。
全球公司治理的运动在1999年5月达到了新的高潮,OECD的29个成员国部长通过了OECD公司治理准则,接着西方七国财政首脑会议和22个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相继签署认可。OECD公司治理准则通过之后,拥有6万亿资产管理规模的国际公司治理网络成员(ICGN)以及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如CalPERS即对该准则表示支持。OECD公司治理准则已经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接受,成为公司治理的国际标准,同时也是各国、各地区公司治理准则的范本,用以衡量公司治理的绩效。OECD公司治理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使得这一准则很有可能成为全球公司治理的普遍准则,对未来全球的公司治理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