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原理
(一)假设条件(3个):
1、 对投资者的规范
假设一:投资者都依据期望收益率评价证券组合的收益水平,依据方差(或标准差)评价证券组合的风险水平,并采用寻找无差异曲线簇与有效边界的切点的方法选择最优证券组合。
假设二:投资者对证券的收益、风险及证券间的关联性具有完全相同的预期。
2、 对现实市场的简化
假设三:资本市场没有摩擦(市场对资本和信息自由流动的阻碍)。即
①不考虑交易成本和对红利、股息及资本利得的征税;
②信息向市场中的每个人自由流动;
③任何证券的交易单位都是无限可分的;
④市场只有一个无风险借贷利率;
⑤在借贷和卖空上没有限制。
(二)资本市场线
无风险证券对有效边界的影响:(几何特征)现有证券组合可行域较之原有风险证券组合可行域扩大并具有直线边界。
原因:
(1)投资者通过将无风险证券F与每个可行的风险证券组合再组合的方式增加证券组合的种类,使原有风险证券组合的可行域得以扩大(新可行域含:无风险证券、原有风险证券组合、因无风险证券F与原有风险证券组合再组合而产生的新型证券组合);
(2)无风险证券F与任意风险证券或组合P进行组合时,其组合线恰好是一条由无风险证券F出发并经过风险证券或组合P的射线FP,从而无风险证券F与切点证券组合T进行组合的组合线便是射线FT,并成为新可行域的上部边界――有效边界。
有效边界FT上的切点证券组合T的特征(3个):
(1)T是有效组合中惟一一个不含无风险证券而仅由风险证券构成的组合;
(2)有效边界FT上的任意证券组合,即有效组合,均可视为无风险证券F与T的再组合;
(3)切点证券组合T完全由市场确定,与投资者的偏好无关。
切点证券组合T的经济意义:
(1)所有投资者拥有完全相同的有效边界。
(2)投资者对依据自己风险偏好所选择的最优证券组合P进行投资,其风险投资部分均可视为对T的投资(即每个投资者按各自偏好购买各种证券,其最终结果是每个投资者手中持有的全部风险证券所形成的风险证券组合在结构上恰好与切点证券组合T相同)。
(3)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最优风险证券组合T就等于市场组合(由风险证券构成,并且其成员证券的投资比例与整个市场上风险证券的相对市值比例一致的证券组合)。
资本市场线――在均值标准差平面上,所有有效组合刚好构成连结无风险资产F与市场组合M的射线FM。揭示了有效组合的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均衡关系,用资本市场线方程描述为:E(Rp)=Rf+[(E(Rm)-Rf)/ s M ]/ s p (E(r P).s P:有效组合P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E(r M)、s M:市场组合M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rF:无风险证券收益率)
资本市场线的经济意义:有效组合期望收益率由两部分构成:(1)无风险利率rF――由时间创造,是对放弃即期消费的补偿;(2)风险溢价[(E(Rm)-Rf)/ s M ]/ s p,是对承担风险σP的补偿,与承担的风险的大小成正比,其中的系数[(E(Rm)-Rf)/ s M ]代表了对单位风险的补偿,通常称之为风险的价格。
(三)证券市场线
证券i的β系数(贝塔系数)――单个证券的风险。单个证券i的期望收益率与其对市场组合方差的贡献率βi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而不像有效组合那样与标准差(总风险)有线性关系。
证券市场线――在以E(rp)为纵坐标、βP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的一条直线,代表:无论单个证券还是证券组合,均可将其β系数作为风险的合理测定,其期望收益与由β系数测定的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系。E(Ri)=Rf+[E(Rm)-Rf]вi
当P为市场组合M时,βP=1,证券市场线经过点(1,E(rM));
当P为无风险证券时,βP=0,期望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rF,证券市场线经过点(0,E(rF))
证券市场线的经济意义:任意证券或组合的期望收益率由两部分构成:
(1)无风险利率rF――由时间创造,是对放弃即期消费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