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厌氧消化
【19】污泥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厌氧消化机理的理论可分为二段论三段论和四段论。
第一阶段:水解阶段。
一些兼性细菌可以向体外分泌胞外酶;将大分子的固态和胶态物质水解成细菌可吸收的溶解性物质。
第二阶段:产酸阶段。
进行水解的兼性菌完成水解以后,可将水解产物吸入胞内,继续进行分解代谢。代谢产物主要为挥发性脂肪酸、挥发醇及一些醛酮物质。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
在该阶段起主要作用的为甲烷菌。由于该类细菌繁殖速度慢,代谢活力不强,只能利用挥发性脂肪酸进行代谢,产生甲烷。
所谓四段论系将酸性消化阶段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水解阶段、产酸阶段和酸性衰退阶段。加上产甲烷阶段,称为四段论。
影响污泥消化的主要因素
1. pH
厌氧消化产生有机酸,PH最佳为7.0~7.3。
产酸菌和产甲烷菌所要求的pH范围:
pH范围 存活范围 正常代谢范围 高效代谢范围
产酸菌 5.0~9.0 6.0~8.0 6.0~8.0
产甲烷菌 6.0~8.0 6.4~7.8 6.8~7.1
2. 温度
中温:33~35ºC,高温:50~55ºC
按照消化温度的不同,消化常分为三类:高温消化、中温消化和常温消化。
中温消化的温度可控制在29~38℃之间,常采用35℃;
高温消化在50~56℃之间,常用采55℃;
常温消化一般不加热,不控制消化温度,常在15~25℃之间,但停留时间较长。
当污泥的卫生指标要求较高时,高温消化仍具有优势。
实际普遍采用的是中温消化,池温控制在35℃。
污水处理厂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