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以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为对象,通过生物(微
生物)的作用使之转化为水、二氧化碳或甲烷等物质的过程。
2、堆肥化——就是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
由人工培养的工程菌等,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
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就是一种生物代谢过程。
3、堆肥——堆肥化的产物叫堆肥。
4、一次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与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称为一次发
酵或主发酵。
5、二次发酵——物料经过一次发酵,还有一部分易分解和大量难分解的有机物
存在,需将其送到后发酵室,堆成1~2m 高的堆垛进行的再次发酵,使之腐熟的
过程。
6、腐熟度——指成品堆肥的稳定程度。
7、厌氧消化——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利用微生物群落或游离酶对有机固体废物中
的生物质分解降解作用,使其中的易腐生物质部分得以降解,并消除生物活性,
转化为无腐败性的残渣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固体废物生物处理的意义何在?
⑴ 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消纳,实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
⑵ 促进固体废物的适用组分重新纳入自然循环(如堆肥用于改土,重新回
归农田生态系统);
⑶ 将大量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有用物质和能源,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如
沼气、生物蛋白、乙醇)。
2、堆肥化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堆肥化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温度要求,分为中温和高
温堆肥;按照堆肥过程的操作方式,可分为动态和静态堆肥;按照堆肥的堆置情
况可分为露天和机械密封堆肥。
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对氧气要求的
不同,把固体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化和厌氧堆肥化。前者是在通风条件下,有游离
氧存在时进行的分解发酵过程。后者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发酵造肥,特点是空气与
堆肥相隔绝,温度低,工艺简单,但是堆制周期长,气味浓烈,产品分解不够完
全稳定。
通常,仅按一种分类方式很难全面描述堆肥状况,因此常常兼用多种工艺加
以说明。
3、适于堆肥的原料有什么特性?包括哪些?
适于堆肥的原料需要具备三个特性:固体废物密度一般为350~650kg/m3;
含水率为40%~60%;碳氮比为(20~30):1
堆肥的原料很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城市垃圾 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机关办公、市政维护等过程
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其中金属、陶瓷、玻璃、塑料等要经过分选回收,余下的才
适合堆肥处理。
(2)粪便 粪便的碳氮比较低,非常适合作为堆肥原料。
(3)污泥 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污泥。
(4)农业固体废物
在我国堆肥的主要原料是生活垃圾与粪便的混合物,也有的是城市垃圾与生
活污水、污泥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