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物的研发过程来看,药剂学研究的是一个药品在被正式批准用于临床之前的最后阶段的一部分药学研究内容,因此药剂学处于药物研究的下游工作。在开始药物制剂研究之前,该药物的化学结构或有效部分都已得到确证,原料的一般理化性质研究和质量控制方法也已完成,药效学、药理学及毒理学等性质都已明确。如何将这些原料药制成适宜的剂型,以优质(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顺应性好)的制剂应用于临床,发挥预防、治疗和诊断的作用是药剂学的基本任务。由于疾病有急有缓,因而对剂型的要求各不相同。如对急诊患者需药效迅速,宜采用注射剂、气雾剂等;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不稳定,例如红霉素在胃酸中5分钟后只剩下3.5%的效价,硝酸甘油具有显著的肝脏首过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只有8%,因此这两种药物都不宜按普通的口服剂型服用,前者可制成肠溶片服用,后者可采用舌下给药;又有些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后由于水解而不稳定,因此宜采用固体制剂,如颗粒剂、片剂、注射用冻干粉针等;对于一些特殊病群的人,则剂型的设计要考虑病人的耐受性,例如普通片剂对老年和儿童吞咽困难,因此采用口腔速崩片效果比较好;有些病人难以保证按时服用(如老年痴呆症),因此采用经皮给药系统比口服更能增加患者的顺从性,一次用药后能够长时间的缓慢释放药物。
总之,由于临床疾病、用药对象、药物和制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加之药用辅料的种类繁多,使得剂型的研制不像食品烹调那样具有更多的条理性。因此,在设计剂型时除了要满足医疗需要外,还必须从药物特点出发,综合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病人的顺从性以及生产、质量控制、运输、贮存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综合而言,药剂学的任务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生产技术
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对提高药物制剂的生产技术水平,制成安全、有效、稳定的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药剂学已形成了一些基础理论,如界面科学、粉体学理论、药物稳定性理论、药物压缩成型理论、固体制剂药物释放理论、药物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理论等。这些理论来源于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数十年来指导着药剂学的发展和进步。例如,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预测药物制剂的有效期;利用界面科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和解决混悬液、乳状液和其他各种微粒制剂的稳定性现象;利用相变原理制备微球、微乳等药物新剂型等等。可见,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一些剂型设计的基础,而药剂学技术是制剂成型的保障,它们对于剂型的改进和完善,新剂型和新制剂的开发以及提高药物制剂的产品质量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新剂型的设计和开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剂型和制剂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普通的片剂、注射剂、丸剂和溶液剂等,已很难满足高效、长效、低毒、缓释、控释、定位释放的要求。因此,积极开发新剂型是药剂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基于生物药剂学、药动学、时辰药理学的原理,人们把剂型的设计视作为药物的载体设计,即药物应用于临床所需的载体,实际上就是目前发展的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DDS强调定时、定位、定量的概念,在时控、位控和量控的指导原则下进行制剂的处方设计和工艺学研究。目前,发展中的DDS有缓释、控释、靶向和自调式释药系统。这些新型给药系统表现出多方面的优点,如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增加药物作用的持久性,降低或减少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增加对病灶组织的选择性,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毒副作用,增加病人的耐受性等等。此外,扩大原料药的制剂品种也是延长新药专利保护期的有效手段。我国药剂学的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异较大,在新剂型的设计和开发方面更为突出。因此,积极开发新剂型和新制剂在我国药剂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辅料、设备、工艺和技术的革新
辅料、制备技术和设备是构成一个理想剂型和优良制剂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无论是速崩制剂、缓控释制剂,还是靶向制剂,首先必须选择理想的辅料。可以说,没有优质的辅料,就无法实现药剂学的发展任务。新剂型的开发更是离不开新辅料的产生。我国药典收载了不少药用辅料,但远不能适应新剂型的开发。国外已有上市的微球、脂质体的产品,但我国至今尚无药用级的相关辅料。此外,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方面远不如发达国家,如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湿法制粒制备片剂,而国外多采用直接压片,其关键在于所用辅料的物性。
自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提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以来,药品生产设备在高效的同时如何符合GMP的要求,已成为制剂机械设备发展的前提。为了获得对药品质量的更大保障和用药安全,制药机械和设备是向一机多用、多机联动和高度自动控制的方向发展。改进和研制制药机械和设备不仅推进了新剂型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新辅料和新设备将带来新的工艺和新技术。例如,采用挤出一滚圆机可集混合、挤压过筛、切割滚圆和干燥于一体,一步制得微丸。又如固体分散体技术、球形结晶技术、环糊精饱和技术等都在提高制剂质量或制备新型制剂方面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