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述
古洞口(I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兴山县内的古夫河上。电站装机容量3X1.5万KW,由钢筋混凝上面板堆石坝、岸边开敞式溢洪道、引水建筑、发电厂房、导流洞、泄洪兼放空洞等建筑物组成。
兴山县以其星罗棋布的小水电而闻名全国。受三峡库区淹没的影响,古洞口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新县城搬迁后的骨干工程,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该工程于1993年3月开工,因原承建施工的省内某施工单位不能满足工期要求,1995年3月,兴山县天星水电集团几经考察后,作为业主登门找到了国内第一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西北口水库工程的承建单位——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3天后,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古洞口项目部正式组建。坝肩石方削坡、泄洪洞进口段、溢洪道石方开挖、大坝及上游围堰、大坝面板、溢洪道混凝土及泄洪洞衬砌等项目先后签约,累计金额逾亿元。
大坝为工程的主体,坝高117.6m,坝长187m,坡比分别功1:1.5、1:1.4,总填筑方量为188万立方米。大坝填料由砂砾石和灰岩组成。在国内目前在建的面板堆石坝中,古洞口坝高排列第三。
1998年8月,117.6m高的大坝已经巍然屹立,两岸坡平整挺技,一期面板平滑如镜,溢洪道闸室雄姿注目。新县城发电、供水、灌溉、养殖以及旅游的憧憬,即将成为现实。
2、工程施工的四大难题及工程的质量控制
古洞口电站坝址位于古夫河的高山峡谷之中。坝肩石方削坡垂直高差达230m;河床砂砾石履盖层深达18m;下游因种种原因未采取防渗措施,反渗水最高时达到4万立方米/d;唯一的灰岩料场地质情况恶劣,且又紧靠坝体。因此,高边坡、深覆盖、反渗水和灰岩料施工,被专家们概括为古洞口工程的四大难题。
高边坡开挖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施工道路。两岸山体陡峭,道路布置十分困难。原来规划的道路方案因征地问题难以解决而不能实施。经反复察勘地形后,项目部最后决定在左岸450m高程处沿柑桔园边开出一条约45度的施工便道,选派最好的操作手将推土机开到了部位,打开了施工局面。边坡石方开挖全部采用预裂爆破,每15m设一马道,保证了边坡岩体的稳定和平整,当开挖360m高程时,坡度变缓,开挖量增大,中小型设备已不能满足工期要求,项目部果断决策,将4立方米电铲从235m河床高程调上山去。这二决策虽冒了风险,转移途中历经艰辛,但为坝肩启方开挖缩短工期奠定了基础,同时又为溢洪道开挖和上坝道路的施工准备了条件。
河床砂砾石覆盖层开挖,由于基坑渗水量大,电铲仅能挖除河床表层(1.5m厚)部分,233.5m高程以下全部采用反铲和装载机进行开挖。反铲挖水下部分,主要是挖集水井,装载机开挖集水井水位以上部份。当开挖到224m高程时,岩石开始出露。河床坝基岩石开挖,采用100型潜孔钻预裂抽水槽松动爆破,且分左右岸进行开挖,即当开挖左岸部份时,右岸做集水井,开挖右岸部份,左岸做集水井。最后把集水井固定在左岸趾板以上(上游),为以后的趾板混凝土浇筑、坝体填筑抽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于下游反渗水的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从理论上分析,古洞口大坝坝底宽度为330m,又距导流洞出口100多m,渗径长、施工又在枯水期,估计渗水量不大,因此未考虑做下游围堰,也未考虑采取防渗措施。但在实际开挖中,下游导流洞出水透过砂砾层向基坑倒灌,加之上游渗水和两岸山体的渗水,基坑抽水日排量最高时达到4万立方米,基坑开挖时,又数次遭暴雨,供电系统也常出问题,基坑开挖十分艰难。项目部一方面积极建议业主在下游做一档地表水的简易围堰;一方面调集50多台抽抽水设备加大抽水量。将基坑分成左、右两个区域分别开挖,采用编织袋小围堰,涵管倒水,几个积水井接力排水等措施,终于在1996年9月将大坝水平段趾板浇筑完毕。然后集中全力将坝基填至235m原河床高程,结束了水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