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特征周期值和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特征周期值(s)
设 计 地 震 分 组 |
场 地 类 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第一组 |
0.25 |
0.35 |
0.45 |
0.65 |
第二组 |
0.30 |
0.40 |
0.55 |
0.75 |
第三组 |
0.35 |
0.45 |
0.65 |
0.90 |
1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5.1条 表5.5.1 所列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eu<[θe]h (5.5.1)
式中△ue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时除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
[θe]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宜按表5.5.1 采用
h 计算楼层层高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结 构 类 型 |
[θe] |
钢筋混凝土框架 |
1/550 |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 |
1/800 |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 |
1/1000 |
钢筋混凝土框支层 |
1/1000 |
多高层钢结构 |
1/300 |
14.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5.5条 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Up<[θp]h (5.5.5)式中[θp]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按表5.5.5 采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轴压比小于0.40 时可提高10% 当柱子全高的箍筋构造比本规范表6.3.12 条规定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大30%时可提高20% 但累计不超过25%
h 薄弱层楼层高度或单层厂房上柱高度
相关推荐>>
●2011注册岩土工程师复习指导: 一般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