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ter Wittke,德国(1979—1983)
Edward T.Brown,英国(1983—1987)
John Franklin,加拿大(1987—1991)
Charles Fairhurst,美国(1991—1995)
樱井春辅(Shunsuke Sakurai),(1995—1999)
Marc Panet,法国(1999—2003)
本届主席为N.van der Merwe, 南非(2003—2007)
学会第一任秘书长为F.Millo Mendes教授,现任秘书长为 Luis Lamas 博士(2003—)
3. 主要活动
1) 国际学术会议
历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的时间、地点如下:
第1届大会—1966年9月在葡萄牙里斯本
第2届大会—1970年9月在南斯拉夫贝尔格来德
第3届大会—1974年9月在美国丹佛(Denver)
第4届大会—1979年9月在瑞士蒙特诺(Montreux)
第5届大会—1983年4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urne)
第6届大会—1987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Montreal)
第7届大会—1991年9月在德国阿亨(Aachen)
第8届大会—1995年9月在日本东京(Tokyo)
第9届大会—1999年8月在法国巴黎(Paris)
第10届大会—2003年9月在南非Sandton
2) 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专业组织
在主席团的协助下,学会主席可以批准成立某些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或专业组织从事与学会工作有关的科学、技术及管理方面的专题研究。
① 专业委员会及工作委员会
自1967年以来,先后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及工作委员会(ISRM Commission)有28个,它们是:
——隧道及其它永久洞室工况委员会(1972-1980)
——工程实例委员会(1980-1988)
——岩石及岩体分类委员会(1971-1989)
——岩石力学信息委员会(1988-1991)
——计算机程序委员会(1976-1987)
——采矿工程高边坡设计委员会(1980-1983)
——教育工作委员会(1988-)
——水力致裂测量资料分析委员会(1983-1989)
——编译出版委员会(1973-1979)
——现场勘测技术建议方法委员会(1967-1975)
——研究工作委员会(原名为最佳研究技术路线委员会)(1967-1987)
——岩石可凿性(Boreability)、可切割性(Cuttability)及可钻性(Drillability)委员会(1980-1989)
——硬岩地区岩爆委员会(1994-1999)
——地下洞室岩石破坏机理委员会(1981-1991)
——岩石爆破粉碎委员会(1989-1999)
——岩石灌浆委员会(1988-1995)
——岩石节理委员会(1988-1992)
——岩石力学尺寸效应委员会(1988-1995)
——石油工程岩石性质委员会(1989-1995)
——膨胀岩委员会(1978-1999)
——岩石力学教学委员会(1967-1981)
——构造稳定性和场地选择委员会(1988-1991)
——名词、术语、符号及图示方法委员会(1967-1975)
——实验方法委员会(原称试验室及野外试验方法标准化委员会)(1967-)
——挤压岩石中的隧道工程委员会(1987-1999)
——国际岩石力学会章程及有关细则(By-Laws)修改顾问委员会(1984-1987)
——天然石质文物保护委员会(1996-)
——地球物理在岩石工程中的应用委员会(1996-)
专业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的任期一般为4年,委员会通常由5-15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
②专业组织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有三个专业组织(Interest Groups),它们是
——采矿组织
——放射性废料处理组织
——石油组织
专业组织向所有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开放,参加人数不受限制,只要大家感兴趣,工作可以持续进行,没有时间约束。
③奖励
——为纪念国际学会已故第二届主席Manual Rocha(1913-1981)的杰出成就,学会从1982年起,实行罗哈奖(Rocha Medal), 每年一次。奖励对象为优秀博士生。
历年得奖人为:
1982—A.P.Cunha 葡萄牙
1983—S.Bandis 希腊
1984—B.Amadei 法国
1985—P.M.Dight 澳大利亚
1986—W.Purrer 奥地利
1987—D.Elsworth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