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岩土工程师>复习指导>正文
09年岩土工程师交流经验-隧道施工法中的“新奥法”介绍

www.zige365.com 2009-7-19 11:40:37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松弛荷载理论

围岩承载理论

a. 构件临时支撑直观、有效,容易理解,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b. 当围岩松散破碎甚至有水时,需满铺背材,也能奏效;

c. 临时支撑的拆除既麻烦又不安全,不能拆除时,既浪费又使衬砌受力条件不好;

d.  一般必须在开挖后再支撑,故一次开挖断面的大小受围岩稳定性好坏的限制,因而开挖与支护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大,施工速度较慢。

a. 锚喷初期支护按需设置,适应性强,工艺较复杂,对围岩的动态量测要求较高;

b. 当围岩松散破碎甚至有水时,需采用辅助方法(如注浆)来支持,才能继续施工;

c. 初期支护无须拆除,施工较安全,支护结构受力状态较好;

d. 由于采用了锚喷支护,且可以超前支护,故一次开挖断面可以加大,因而减少了开挖与支护之间相互制约的程度,给快速掘进提供了较为便利和安全的条件,施工速度较快。

方法

传统矿山法;日本称之为“背板法”。

新奥法;我国隧道规范现改称为“喷锚构筑法”。

土力学。视围岩为散粒体,计算其对支撑或衬砌产生荷载的大小和分布状态。

结构力学。视支撑和衬砌为承载结构,检算其内力,并使之受力合理。

建立的是“荷载-结构”力学体系,以最不利荷载作为衬砌结构的设计荷载。但衬砌实际工作状态很难接近其设计工作状态。

以往据此所作的大比例隧道结构—荷载模型试验,并无多大参考价值。

岩体力学。视围岩为具有弹-塑性的应力岩体,分析计算围岩在开挖坑道前后的应力-应变状态及变化过程。

并视支护为应力岩体的边界条件,起调节和控制围岩的应力-应变的作用,检验作用的效果并使之优化。

建立的是“围岩-支护”力学体系,以实际的应力-应变状态作为支护的设计状态。实际工作状态较易接近设计工作状态。

 

 

 

a. 开挖隧道后,围岩产生松弛是必然的,但产生坍塌却是偶然的,故应准确判断各类围岩产生坍塌的可能性大小;

b. 围岩的松弛和坍塌都向支撑或衬砌施加压力,故应准确判断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但以上两种判断的准确程度在实际中很难把握。)

c. 为保证围岩稳定,应根据荷载的大小和分布,设计临时支撑和永久衬砌作为承载结构,并使承载结构受力合理;(但实际上只能以最不利荷载作为设计荷载。)

d. 尽管承载结构是按承受最不利荷载来设计的,但它是在开挖后才施作的,故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尽可能地防止围岩的松动和坍塌。

a. 围岩是主要承载部分,故在施工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以保护其固有承载能力;

b. 初期支护主要用来加固围岩,它应既允许围岩承载能力的充分发挥,又能防止围岩因变形过度而产生失稳。故初期支护应先柔后刚,适时、按需提供;

c. 围岩的应力-变形动态预示着它是否能进入稳定状态,因此以量测作为手段掌握围岩动态,进行施工监控,或据此修改支护参数;

d. 整体失稳通常是由局部破坏发展所致,故支护应该能够既加固局部以防止局部破坏,又全面约束围岩以防止整体失稳,从而使支护与围岩共同构成一个封闭且稳定的承载环。

  以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围岩承载理论”。它确实是一个新名词。这正是本文想要说明的问题之二。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传统工程理论名为“松弛荷载理论”。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以锚杆喷射混凝土作为基本支护手段的现代隧道工程理论叫什么名称呢?这实际上是提出了现代隧道工程理论的命名问题。 
  就工程理论而言,通常人们讲“传统”或“现代”,是表明提出该理论的相对时间。前述第二种理论的提出时间较晚。但若仅仅称之为“现代”隧道工程理论,显然还不能确切地表明其真正内涵。因此,给这个现代隧道工程理论一个更为明确和恰当的名称就显得非常必要。这种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5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09年岩土工程师交流经验-某省高速公路灌缝施工工艺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