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8条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
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10.3、板配筋计算时,边梁板支座应按简支考虑,边梁板支座负筋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7条的规定配置。
10.4、板配筋应按塑性理论计算,因混凝土板并非弹性材料,而是弹塑性材料。当计算结果裂缝超过限值时,应进行调整;提高混凝土标号、增加板的厚度、选用直径小的钢筋及增加钢筋用量均可减小裂缝宽度。当增加钢筋用量时,为节约钢材,调整后板的裂缝宽度,对于楼面应控制在0.25mm至0.30mm之间;对于屋面应控制在0.15mm至0.2mm之间。建议板布筋间距相对统一,以利施工;支座负筋与跨中配筋相差不宜超过一级,如跨中配筋Φ8@150,则支座配筋为Φ10@150;过大差距不符合混凝土实际受力特点。尤其是支座负筋的有效高度很难保证。
1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0.1.9条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10.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及砌筑墙体的设计与施工规程》第2.2.1条 板的厚度:当板内敷设有PVC管线时,楼面板厚不应小于90mm,屋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00mm。板内管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3,交叉处PVC管重迭不应超过二层,且所占高度不大于板厚的1/2。板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Lo)宜按表2.2.1控制。
板厚度与跨度的最小比值(h/Lo)表2.2.1
板的支承情况 |
板的种类 |
单向板 |
双向板 |
悬臂板 |
简支 |
1/30 |
1/35 |
1/10~1/12 |
连续 |
1/35 |
1/40 |
注:Lo为板的计算跨度,对于双向板则为短向计算跨度。
10.7、现浇钢筋混凝土悬臂板的最小厚度
现浇悬臂板的最小厚度
板的类型 |
最小厚度值h |
板的悬臂长度≤500mm |
板的根部h≥70mm |
板的悬臂长度>500mm |
板的根部h≥80mm及l/10,取两者中的大者 |
注:表中l为臂板的悬挑长度
10.8、屋面、露台梁板环境类别为二(a )类,应严格控制梁板构件最大裂缝宽≤0.2 mm。
10.9、当L2/L1≥1.4时小跨板负弯矩钢筋宜通长布置(L2为双向板长向跨度;L1为双向板短向跨度)。
十一、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1.1 一 般 规 定
1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1.1.2条 结构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6度设防烈度时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
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
2、6度设防烈度时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