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症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的肺结核病。
1、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精气耗损,感染痨虫,痨虫蚀肺而致本病。
(1)内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起居不慎、酒色劳倦、七性内伤,导致正气亏虚。
(2)外因: 痨虫乘虚而入,侵蚀人体肺叶,而发病。 病变在肺,肺受损而虚,肺阴虚而见咳嗽,咯血;病久及脾、及肾,则见肺脾、肺肾同病。肺肾两虚,阴虚火旺而见潮热、盗汗、消瘦;肺脾同病则气阴两虚,可见食少纳呆、便溏、乏力。久而阴损及阳,出现气短、心悸、肢冷、浮肿等证候。
2、辨证论治
(1)肺阴虚:
证候:午后发热,两颧潮红,咳嗽咯血,或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主方:月华丸。
(2)气阴两虚:
证候:午后发热,颧红盗汗,咳嗽或咯血,口淡纳呆,肢冷便溏,神疲乏力,消瘦,气短,舌红少津,舌苔薄腻,脉细数无力。
治法:补脾润肺、益气养阴。
主方:保真汤。
(3)肺肾阴虚:
证候:骨蒸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呛咳少痰,痰黄粘稠,咳吐鲜血、腰脊酸软,虚烦失眠,头晕耳鸣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绛,脉象细致。
治法:滋阴降火,补益肺肾。
主方:百合固金汤。
3、辨证施护
(1)一般护理:
①本病具有传染性,最好住专科医院或专科病房,做好呼吸道隔离工作。病室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禁止吸烟。
②每日测体温2~4次,尤其注意午后及晚间体温变化。
③阴虚盗汗,出汗较多者,晚上衣被不宜过暖;汗后及时擦干,勿受凉。
④对咯血病人要密切观察咯血的时间、次数、血色、血量,必要时报告医生。严密观察大咯血先兆,即口气有血腥味、咽痒等表现;在发生大咯血时,要防止咯血窒息的发生,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配合医生抢救。可参见“血证”有关护理。
⑤咳嗽咳痰较剧者,可予秋梨膏加川贝粉口服。
⑥饮食强调增加营养,易消化。常食蛋类、奶类、豆浆、瘦肉及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烟酒、温燥性食物。可每日进食大蒜(独头蒜最好2粒)煮粳米粥,有补肺抗痨功效。
⑦滋阴补肺中药宜早、晚空腹服用。
(2)肺阴虚证
①参照“一般护理”。
②重视养生,饮食起居要有规律,不宜过劳。
③已婚女暂不宜生育,已孕者应中止妊娠。
④配合食疗进补,如冬季可用冬虫夏草炖母鸭,食肉喝汤,也可食甲鱼汤。
(3)气阴两虚证:
①一般护理内容。
②肺气虚卫外功能降低,易感冒,要加强生活起居、气象护理(外出公共场戴口罩)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汗后避风。
③汗出较多者,及时擦干,并可用黄芪、浮小麦、红枣煎汤服用,有益气敛阴止汗作用。 ④食少便溏,脾胃功能薄弱者,应配食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桂圆、莲子、薏米、红枣等。忌食甲鱼、鳗鱼等滋腻碍脾之物。
(4)肺肾阴虚证:
①参照一般处理。
②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觉的胸闷、烦躁、咽痒、口中有血腥味,是出血的先兆。呛咳、咳血量多时,遵医嘱予三七粉、白药粉冲服。
③发现大咯血时,按"血证"有关内容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