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健康教育 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由于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易患因素,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冠心病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命,研究证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治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患者开展有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健康教育,巩固了患者住院治疗效果,减少了疾病复发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1 健康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960例患者心理状况与健康知识评估,发现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健康教育要求。
(1)不良的心理状态:由于疾病长期存在,治疗不易彻底,影响了工作、学习、生活,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
(2)不良的卫生行为习惯:由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对自身健康不重视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养成了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3)知识缺乏:由于文化程度、接受能力、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缺乏控制诱发因素、预防性应用药物的知识。
(4)家庭护理缺陷:由于出院后各方面的客观原因,如工作、学习等,忽略了对住院治疗效果的巩固,导致了疾病的复发。
2 健康教育措施
2.1 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的心理反应 保持良好的心态,说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1)耐心说服疏导: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消除异常心理和心理负担,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态度来接受治疗、护理。
(2)热诚关怀照顾: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接触交谈,以热情、开朗、乐观的工作态度感染患者。并做好各种基础护理,给予周到的照料,使患者迅速习惯住院环境。向患者家属做好耐心的解释,使其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消除患者的压力。
(3)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护理人员应以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避免各种差错事故,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乐观、整洁的医疗环境,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2 指导患者控制和减少诱发因素,正确应用预防性药物
(1)控制和减少诱发因素:饮食宜清谈、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酒,禁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减轻体重,勿用力排便。调节日常生活,做到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睡眠,制定适宜的每天体育活动计划,改善冠状动脉循环。
(2)正确应用预防性药物: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常用药物(如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2.3 指导家庭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睡眠、服药、休息、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出时随身携带药物,如救心丸、消心痛等,以及急救卡片(记有本人姓名、疾病诊断、家庭住址、电话等)以备急用。患者出院后如条件许可进行家访,电话咨询等。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1个月进行了随访,其中98%病情稳定。
3 体会
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有针对性,不仅让患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更有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并能积极参与到医疗过程中,使各项治疗、护理计划得以有效实施。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督促护理人员除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以拓宽知识面,去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是实现整体护理目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控制冠心病的进展,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