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脑血管病变更是一个主要因素,其中许多患者最终长期卧床[1]。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特点,早期采用电针治疗及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尽快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本院自2002年5月~2004年10月住院期间的病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电针治疗及康复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中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岁;发病至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35天(2例,治疗效果只能达到好转程度)。
12 方法
121 电针取穴 上肢取穴:肩、肩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穴:环跳、风市、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绝骨、丰隆。
12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常规消毒针刺穴位,用3寸毫针,每次选用上、下肢各二组穴位,进针后病人觉有针感后,可联接6805-A电针机调以疏密波、频率2~5Hz强度以病人耐受为宜,观察针刺周围肌肉收缩跳动情况,时间30min,各穴位交替使用,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 护理要点
131 心理护理 脑卒中偏瘫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突然起病,从一个活动自如变为发病后的偏瘫,肢体不能活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压力很大,情绪变得悲观不安,护士要以真挚的感情与患者交流,通过自己的良好语言、表情、态度去了解患者,掌握其发病前的适应能力、性格,发病的原因,发病后的心理状况和需求而施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向其解释本病的发生、治疗和恢复的过程、所需时间,使病人有心理准备,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32 治疗前的护理 在开始治疗前应测血压、心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如有异常,暂不进行治疗。同时协助患者排空大、小便,调到舒适体位,详细解释电针治疗的原理、作用,治疗时的感觉和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和信任。
133 治疗时的护理 在治疗全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根据其反应随时调整电针输出的强度,在冬天时还要注意保暖。
134 治疗后的护理 在治疗完成后,拔针时要轻压针眼处,以防止出血,同时帮助病人整理好衣服,并鼓励和指导患者做肢体各种的康复煅炼,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和超负荷活动。鼓励患者多用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活动,持之以恒,见到其进步时要及时鼓励,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2 结果
21 效果评定 治愈:语言表述恢复正常,肢体肌力在4级以上(上肢能抬高、握物,下肢能独立行走),生活完全自理。显效:语言表述恢复基本正常,肢体肌力在3~4级(上肢可抬高,但不能持久、握物不紧,下肢基本能独立行走)。好转:语言表述仍有部分吐字不清,肢体肌力在3级以下(肢体关节可活动,行走时要别人扶持)。
22 治疗效果 25例经3个疗程治疗后评定效果,其中治愈8例(均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治疗),占32%。显效15例(发病后2周内开始治疗),占60%。好转2例(均在发病30天后才开始治疗),占8%。见表1。 表1 25例治疗效果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常见并发症,其致残率高达70%~85%[2],因此,早期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组病例恢复效果能达到治愈的5例,均在发病后1周内开始治疗。显效的15例,都是在发病后2周内开始治疗,恢复效果也比较理想。而疗效较差的2例都是在发病后30天后才开始,所以恢复不理想。早期电针治疗可以通过电针刺激有关穴位,及时疏通经络,增强肢体末梢循环,兴奋瘫痪的肌肉、神经,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在康复治疗的过程,心理护理、治疗各阶段的护理和康复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是疾病康复有效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