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社会工作者,想必大多数人都是半知半解,对于这一职业的产生及职能等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社区工作对社会工作者需求的增加,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作用也日渐凸显,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也将变得越来越火爆。
社会工作者职业概述
20世纪新兴的“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社会工作,发轫于英国,成长于美国,后扩展至世界各地。
社会工作区别于传统的、日常生活意义的助人活动,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维护人权与社会正义,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道实践和价值实践,受过专业系统训练、掌握专业工作方法、以专业助人为职业的社会工作者,怀着爱心、热忱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恢复、改善和发展其社会功能,帮助人们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在百科中,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是:社会工作者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机构、家庭、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
按服务人群的种类或场所划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可以分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军队社会工作、城市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移民社会工作、灾民社会工作、危机干预等。
我国的社会工作最初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西方传教士开创,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在高校中设立社会工作专业,着手培养高层次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目前,全国至少有200所高校设立了社工专业。
2004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次在国家职业标准目录纳入了“社工”职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些都表明了国家对于社会工作者这一职业的重视。
社会工作者现状及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概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期间所出现的新旧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老龄化问题、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已经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参与。
我国大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总的来看,仍处于“半专业化”或“准专业化”的起步阶段,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尚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社会各方面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不高,实际生活中专业社会工作的职业岗位还缺乏明确定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养培训中存在着高层次的教学研究实务人员缺乏、实务工作环节薄弱、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
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者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但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强的社会工作者却严重缺乏。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社会职业供求矛盾。
社会工作者考试,即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2008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种针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甄别的级别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国家认定的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
社会工作者考试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二个类别。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科,考生须一次通过2科方可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3科,为滚动考试,考生可在连续两个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后,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