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胶这波上涨行情发端于6月末,最近在越过36000元/吨一线之后涨势放缓,疲态渐显。笔者认为,沪胶这波上涨行情并非国内需求拉动,也不是供应紧张造成的。这一波上涨行情背后的最大推动力是以往从没有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合成胶价格的上涨所引发的。合成胶中的丁苯胶价格从2010年7月开始就一直走强,丁苯胶1502从当时的15000元/吨上涨到2011年2月份的26000元/吨,而之后天胶开始从40000元/吨以上的高位开始回落,但合成胶价格并未因此受到影响而下跌,而是在做了一个向下的小幅调整之后一路上扬,与天胶的价差不断缩小。顺丁胶的走势也大抵如是,但在1月份天胶价格的回落当中,顺丁胶发生过一次较大的回调,从当时的33200元/吨回落至28000元/吨。在达到5月份的低点之后顺丁胶便呈现一路上扬的姿态,并在最近达到了 34000元/吨的高点。顺丁胶与天胶的价差更是缩小到每吨只有几百元。
在轮胎的使用当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当合成胶与天胶的价差超过 5000元/吨的时候,轮胎制造商从成本考虑出发,会优先考虑增大合成胶的使用比例,当价差小于5000元/吨的时候,制造商会考虑优先使用天然橡胶 (34820,-285.00,-0.81%)。因为在性能的对比上,天胶比合成胶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这个规律作用之下,天胶价格理应高于合成胶的价格。当合成胶价格向上逼近天胶价格的时候,天胶价格自然会顺势上涨。
如果单单从天胶自身供求的基本面出发,胶价上涨很难得到支持。从需求角度说,2011年我国汽车业在失去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之后,销量增速有了明显的回落。4、5月份甚至出现了同比负增长,而6月份的销量尽管有些许反弹,但同比增长仍旧只有1.05%的幅度。如果单看销量的同比增速,4、5、6月份分别都处于历史的最低水平。而且最关键的是,在汽车销量的结构对比上,乘用车表现得红火,而商用车却萎靡不振。6月份乘用车的销量同比上涨6%,而商用车的销量却是同比下降11%。在用胶量上,乘用车和商用车不成比例。一般而言,商用车的用胶量会大于乘用车(除了微型车等小型车种以外)。比如重型卡车,一方面它的轮胎半径更大,另一方面,一辆商用车需要更多的轮子。综合来看,在汽车销量增速不变的情况下,汽车对于橡胶的需求较以往减弱。
就轮胎业而言,目前大型企业表现尚佳,开工率保持在高位,但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紧张以及限电影响,开工率不佳。从历史经验分析,7、8月是轮胎业的淡季,而天胶的供应则恰好相反,从6月开始到9月,属于新胶大量上市的季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形成天胶的需求趋弱和供应增强的局面。因此天胶的供需面无法对天胶价格形成有力的上涨推力。
那么合成胶的上涨动力又是来自何处呢?主要来源于原料供应。丁苯胶和顺丁胶有一个共同的重要原料:丁二烯。丁二烯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疯狂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亚洲供应减少。日本东燃化学一套石脑油裂解装置意外停车,台塑2#、3#裂解装置开工负荷降至80%附近,1#裂解装置自5月12日意外停车后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一方面来自于美国的需求大增。丁二烯实际上是利用石脑油炼制乙烯的副产品,在过去,美国都是通过炼制石脑油来炼制乙烯,但是近期他们开始改变炼制方法,从天然气当中炼制乙烯。而这种方法是不能得到丁二烯的。这样就造成美国市场丁二烯的供应减少,从而对亚洲的进口需求增加。于是,丁二烯价格飞涨,CFR中国从 3300美元/吨上涨到4200美元/吨。原料价格的上涨造成合成胶的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尽管顺丁胶价格高企,但实际上生产顺丁胶是没有利润的。
对于合成胶与天胶关系的分析,上周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上周关于销售公司调涨胶价的预期落空,因此合成胶的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松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而恰恰就在上周,天胶走势开始趋向疲软,不再如之前那般强势。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在现阶段合成胶价格对天胶价格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