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很好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完善三级风险防范机制。使期货业协会能够监督会员在“三公”的原则下进行合规活动,减少市场违规违纪事件的发生;同时要保证管理层的决策意图顺利贯彻下去,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作用。特别是要更好地发挥期货业协会的风险防范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
(三)风险防范须由事后防范向事前防范转变
反思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交易所在防范风险方面做得不够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没有搞好事前监管,使风险不断积聚,最终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我们研究发现:一些风波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持仓量的居高不下、持仓结构的过分集中等异常情况在风波发生的前几个月时就已开始显现:多头挟巨量资金早已摆出一副逼仓的架势,空方则积极准备货源试图以大量实盘应对,巨大的期现价差导致注册仓单猛增,随时都有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
(四)风险防范须由单一处罚向多种形式并用方向转变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的普遍做法是,一旦出了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事后处罚。这样往往就是马后炮,达不到真正的风险防范目的。其实,国外的风险防范方式有许多,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借鉴和利用。在国外,当交易所认为必要时,可以分别或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如要求报告情况、谈话提醒、书面警示、公开谴责、发布风险警示公告等,以警示和化解风险。比如说,当价格出现异常、会员或投资者交易异常、会员或投资者持仓异常时,交易所可以约见指定的人员或投资者谈话提醒风险。通过情况报告和谈话,发现会员或投资者有违规嫌疑、交易头寸有较大风险的,交易所可以对会员或投资者发出书面的“风险警示函”等,必要时借助媒体公开谴责。通过多种手段并用,可以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
(五)风险防范须要建立期货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信用评级和考评制度
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市场结构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良好的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作为基础。但“失信”的事件在期货市场屡屡发生,因此,对那些常不履约、弃席位、欺诈客户或者常常利用资金大的优势恶性做庄的期货公司和机构投资者应实行评级公示。对于一些期货市场的“肇事者”应亮黄牌警告,必要时红牌罚下。
(六)风险防范更要强化信息披露的制度化
借鉴国外期货市场风险防范的成熟经验,一个重要做法是强化信息披露,使信息披露制度化、规范化,使广大投资者知道什么时间该公布什么信息,内容有哪些,格式怎么样,以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市场参与各方获得信息相对公平。信息披露制度化、规范化,市场透明度增加,不规范操作就会减少,风险发生的频率将会大大降低。联系到我国市场的现状,信息披露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特别是有关期货市场的供求、库存、产需等报告,也不是期货市场参与者所能完成的。因此,信息披露制度化、规范化还需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得到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