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执行资源的分配,即根据用户的要求和资源分配策略,具体执行资源的分配工作; (4) 回收资源,即当某些用户作业已不再需要某种资源时,系统及时地回收资源,以便重新分配给其它的作业使用。 (答出一项给3分。) 3、 首先从内存划分、程序逻辑地址划分、内存分配几方面考虑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工作 原理 : (l) 内存划分:内存空间被动态地划分为若干个长度不相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称作一个物理段、每个物理段在内存中有一个起始地址,称作段首址。将物理段中的所有单元从0开始依次编址,称为段内地址。(2分) (2) 逻辑地址空间划分:用户程序按逻辑上有完整意义的段来划分。称为逻辑段。例如主程序、子程序、数据等都可各成一段,每段对应于一个过程,一个程序模块或一个数据集合。将一个用户程序的所有逻辑段从0开始编号,称为段号。将一个逻辑段中的所有单元从0开始编址,称为段内地址。(2分) 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由段号和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段号,段内地址 (3) 内存分配:系统以段为单位进行内存分配,为每一个逻辑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区 (物理段)。逻辑上连续的段在内存不一定连续存放。(2分) 然后,从实现方法上考虑: (4) 建立段表(2分) 系统为每个用户程序建立一张段表,用于记录用户程序的逻辑段与内存物理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逻辑段号,物理段首地址和物理段长度三项内容。用户程序有多少逻辑段,该段表里就登记多少行,且按逻辑段的顺序排列。段表存放在内存系统区里。 (5) 建立空闲区表(6分) 系统中设立一张内存空闲区表,记录内存中空闲区域情况,用于为段分配和回收内存。系统在寻找空闲区时可采用以下三种分配算法。 (l) 首先适应算法 根据 申请 ,在空闲区表中选取第一个满足申请长度的空闲区。此算法简单,可以快速做出分配决定。 (2) 最佳适应算法 根据申请,在空闲区表中选择能满足申请长度的最小空闲区。此算法最节约空间,因为 它尽量不分割大的空闲区。其缺点是可能会形成很多很小的空闲区域,称作碎片。 (3) 最坏适应算法 根据申请,在空闲区表中选择能满足申请要求的最大的空闲区。该算法的出发点是:在大空头区中装人信息后,分割剩下的空闲区相对也大,还能用于装入新的信息。该算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形成碎片;缺点是分割大的空闲区后,再遇到较大的申请时,无法满足的可能性较大。 论述题2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软件质量保证措施的全面了解程度。软件质量保证措施除了常规的对编码进行测试外,还有软件生命周期阶段成果的复审,对各阶段文档和材料的复查,从管理的角度对软件开发工作的复审以及对编码的测试,要求学生建立软件质量保证的整体概念。 l、 关于复审、复查、管理复审和测试共12分,每方面给3分。 (l) 复审是搭在编码以前对分析、设计成果的非正规和正规审查,其重点是发现系统性的错误或缺点。 (2) 复查是指对阶段产生的文档和材料的 检查 ,以保证下阶段工作的开始。 (3) 管理复查是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从总体、成本和进度等方面进行检查。 (4) 测试是指对编码的查错和排错,应说测试的内容和过程,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 2、 软件复审是软件在编码前对分析文档和设计文档的审查,其目的是发展和纠正在分析和设计阶段中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错误,它是软件测试的固有和重要内容和步骤。软件测试是对基于正确设计基础上所开发的程序的测试。二者是从不同方面对软件质量的保证。 涉及到上述内容即可得6分,缺少可适当扣分。 3、 软件测试的目的从编码阶段来说是发现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排除错误。测试的具体内容是从不同范围和对象中来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并排除之,包括:单元测试即对模块进行测试,再对由模块集成的子系统进行测试,再将子系统集成起来进行系统测试,测试中将应用到测试实例和测试数据。涉及到上述内容即可得12分,部分者可适当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