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出血原因绝大多数为局部因素,偶有全身因素引起的手术后出血。异常出血的局部原因有炎症、牙龈撕裂、切口未缝合或缝合不当等。拔牙后患者过分漱口、吸吮拔牙创、过热饮食、过度活动等,亦可引起异常出血。创口感染也可引起的出血,称继发性出血。全身原因常见为高血压,其次为出血素质(检查血象及出、凝血时间正常,但多次拔牙均有异常出血)或血液病。
处理:对全身因素引起的出血,应以预防为主,对复杂拔牙及怀疑有血液病的患者,术前应做血常规检查。术中应减少创伤,处理好拔牙创,嘱患者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处理拔牙创出血,首先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询问出血情况,估计出血量,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并应根据情况,输入液体,甚至输血。了解全身情况以后,再进行局部检查,分析出血原因。处理首先应安慰患者,使其克服恐惧心理;然后根据出血原因和情况,给予相应处理。轻微渗血可用纱布卷压迫止血,一般效果较好。如果压迫后出血仍不减慢或停止,应打开切口进行检查。出血较多可填塞明胶海绵,以后可自行吸收;渗血较快或涌血者,需用碘仿纱条填塞,5~7日后去除;切口出血、因粘膜撕裂出血,应缝合止血;拔牙创边缘渗血,可敷止血粉,但不宜在拔牙窝内填放止血粉,因容易污染伤口,且影响拔牙创愈合;血液病引起的出血应对症处理,可给予促止血药物(如凝血质、止血敏)或维生素K、维生素C等,出血严重者应转专科处理。
2.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是什么?(7)
答案:1)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与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于发生感染。
2)由于牙的存在并以发生牙体及牙周围支持组织的炎症,易形成特有的牙源性感染。
3)口腔颌面部潜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感染可循此途径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颌面部静脉瓣膜少或缺如,当静脉受压时容易导致血液逆流,而导致严重并发症;顺相应淋巴引流途径扩散而发生区域性淋巴结炎。反之,血循与淋巴循环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和消退。
5)口腔颌面部为暴露部位,易受损伤而继发感染。
3.某青年女性患者,因跌倒,颏部着地1小时求诊,检查发现┽12松动,向牙槽窝外移位约0.3cm,Ⅲ°松动,妨碍咬合;颏部可见一个长约1.5cm的裂口,边缘不整齐,创面周围可见泥沙,周围可见瘀斑,肿胀明显;颌面部骨骼未扪及压痛和台阶感,张口度约3cm,张口运动正常。试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4分)
答案:(1)诊断为:┽12部分脱位,颏部挫裂伤。
(2)治疗方案:①在局麻下将┽12复位回牙槽窝,采用牙弓夹板或金属丝结扎法在21┽~┽34进行患牙的固定;固定时间2~3周;术后定期复诊,如出现牙髓坏死,应进行根管治疗。②进行颏部挫裂伤清创缝合术,清创时应彻底清除创口内的泥沙等异物,严密缝合,5~7天后拆线。
(3)口服抗菌药物3~5天以预防感染。
(4)伤后24小时内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U.
四、问答题(共计26分)
1.请简述牙拔除术的适应证?(10分)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在决定拔除一颗牙齿前,应当仔细地考虑这颗牙齿的功能和生理意义,因为拔除一个并非必须拔除的牙齿意味着不必要的局部组织毁坏和牙齿功能丧失。常见的拔牙适应证如下:
(1)牙体病。由龋病造成的牙体广泛缺损、残根、残冠,不能再经牙髓治疗修复牙冠缺损者,是牙拔除的主要原因。如牙周病及根周情况良好可考虑保留牙根,作根管治疗。(2)根尖病。包括不能用根管治疗、根尖切除或牙再植术等保留的根尖病。(3)晚期牙周病。(4)外伤。外伤导致根折或冠根斜折而不能用桩冠修复者,应予拔除;前牙外伤而牙根折断部位在牙颈部以下过多或冠根斜折及骨折线上无法保留的牙。(5)错位牙和移位牙。影响功能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移位错位牙。(6)阻生牙。反复引起冠周炎或引起邻牙龋坏的阻生牙。(7)多生牙。影响美观,位置不正或引起创伤及疾病的多生牙。(8)治疗需要。因正畸需要或义齿修复需要拔除的牙;位于肿瘤放射区为预防发生并发症而需要拔除的牙。(9)乳牙。影响恒牙正常替换的滞留乳牙。(10)病灶牙。当患牙为局部疾患,如间隙感染、骨髓炎、颌骨囊肿等的致病原因时;或疑为某些全身疾患,如风湿病、肾炎、眼病等的致病原因时,可予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