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带状疱疹 为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疱疹、糜烂等损害沿三叉神经的分支排列成带状,呈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越中线,有剧痛,极少复发。
5.手一足一口病 为柯萨奇A,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一黏膜病,患者多为3岁以下幼儿,该病临床特征为手、足、口腔黏膜突然发疹起疱,口内疱疹极易破溃成糜烂面,皮肤的水疱不破溃;全身症状轻,可自愈。
[治疗原则]
1.疱疹性口炎
(1)全身抗病毒治疗肾上腺皮质类药物。应用抗病毒药物,如口服无环鸟苷,或肌注聚肌胞注射液等。禁用
(2)局部治疗 应用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制剂局部涂抹或用其漱口水含漱。
(3)抗感染治疗 继发感染者应酌情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全身支持治疗
(1)全身治疗 应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一般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
(2)局部治疗 应用杀菌含片或含漱液,亦可用抗生素制剂涂抹。
3.雪口病
(1)抗真菌治疗 可酌情选用酮康唑、氟康唑或制霉菌素。
(2)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身体衰弱、有免疫缺陷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及慢性念珠菌感染患者,可注射胸腺肽或转移因子。
(3)局部治疗 应用碱性含漱剂或抗真菌药物制剂局部涂抹。
[病例分析]
病例(一)
某2岁患儿,3天前出现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现因拒食、哭闹就诊。
检查:牙龈、颊、唇、舌等黏膜广泛充血水肿,上有成簇针头大小、透明小水疱,形态不一的浅表溃疡或假膜,患儿唾液明显增多,颌下淋巴结肿痛。涂片检查发现脱落细胞及包涵体。请你:①作出诊断。②拟订治疗计划。
1.诊断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诊断依据: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前驱症状;有成簇疱疹、融合性浅表溃疡和假膜;涂片检查有包涵体。
2.治疗计划
(1)抗病毒治疗 口服无环鸟苷或肌注聚肌胞注射液。禁用肾上腺皮质类药物。
(2)局部治疗 应用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制剂局部涂抹或用其漱口水含漱。
(3)抗感染治疗 酌情使用抗生素,辅以全身支持治疗。
病例(二)
某婴儿,男,烦躁、啼哭、拒食1天。
检查:颊、舌、软腭、唇等处黏膜充血,上有广泛而散在、微凸的白色柔软小斑点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用力擦掉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轻度渗血。假膜涂片检查发现大量的菌丝和孢子。
请你:①作出诊断。②拟订治疗计划。
1.诊断 雪口病。
诊断依据:有烦躁、啼哭、拒食等急性症状;有白色柔软小斑点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斑片附着不紧密;涂片检查有大量的菌丝和孢子。
2.治疗计划
(1)局部治疗 选用2%碳酸氢钠液、o.2%洗必泰液交替拭洗婴儿口腔和母亲乳头或哺乳工具,坚持数日。口腔黏膜也可涂布0.05%龙胆紫。
(2)抗真菌治疗 轻症不需用其他药物,病变一般在2—3天内消失。如上述局部治疗效 果不佳,可酌情选用0.5%酮康唑溶液涂搽,每日3次,效果良好。
(3)全身支持治疗 适当补充维生素B:、复合维生素B,酌情补充液体等。
病例(三)
某患者,男,45岁,因口腔黏膜大面积糜烂,进食疼痛2天就诊。
检查:双唇内侧及双颊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并覆盖有厚而微突的灰白色假膜,假膜光滑致密,周围为边界清楚的糜烂面,疼痛明显。轻度口臭。双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假膜涂片检查见大量成堆的球菌。请你:①作出诊断。②拟订治疗计划。
1.诊断 球菌性口炎。
诊断依据:口腔黏膜充血水肿,覆有灰白色、光滑致密假膜,周围为边界清楚的糜烂面,疼痛明显;颌下淋巴结肿压痛;涂片见大量成堆的球菌。
2.治疗计划
(1)全身治疗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一般可选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