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上洁治步骤:
①术前询问患者有无血液病史、肝炎等传染病史及其他全身情况,必要时进行化验,确定患者是否适于洁治治疗。
②术者一般位于患者的右前方,有时也在右后方、正后方、左后方。根据所洁治区域移至最适宜位置。
③全口牙分六个区,有计划的逐个区段进行洁治,避免遗漏,避免频繁换器械和移动体位。
④选择适宜洁治器,洁治时要有稳固的支点。
⑤洁治时随时保持视野清楚。完成操作后用3%双氧水冲洗或擦洗创面,请患者漱口,仔细检查有无残留牙石,牙龈有无损伤及渗血。
⑥复诊时应检查上次洁治部位,若因牙龈红肿减轻而使原位于龈下的牙石又显露出来,应再行洁治,彻底清除牙石。
上颌神经走向:
由卵圆孔出颅腔,越翼腭窝经眶下裂入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沿途发出的主要分支有腭前神经、鼻腭神经、上牙槽后神经、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终末支为眶下神经。
下颌神经走向:
由卵圆孔出颅腔,经颞下凹下行,从下颌孔进入下颌管,分支出颏孔至颏部。沿途发出的主要分支有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耳颞神经和支配咀嚼肌的一些肌支,终末为颏神经。
三叉神经的分支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
①注射标志:一般以上颌第2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为进针点,在上颌第2磨牙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第1磨牙远中颊侧根部前庭沟为进针点,上颌磨牙已缺失的病员,则以颧牙槽嵴部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②注射方法:患者采取坐位,头微后仰,上颌牙咬合面与地平面呈45°角,半张口,医生用口镜将口颊向后上方牵拉,以显露进针点。注射针与上颌牙的咬合面,呈45°角,向上、后、内方刺入,针尖沿上颌结节的弧形表面滑动,深约2㎝,回抽无血,即可注入麻约1.5~2ml。
③麻醉区域:同侧上颌磨牙,牙槽突及颊侧的牙髓牙周膜、骨膜、龈粘膜(上颌第1磨牙的近中颊根除外。因上颌第一磨牙的颊侧近中根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
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法:
①注射标志:用21号长注射针套上消毒橡皮片,以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中点为刺入点,与皮肤垂直进针,直抵翼外板,将橡皮片固定于距皮肤1cm处,计录深度,然后将针退至皮下,重新使针向后、上内偏斜15°,推进至标记的深度,针尖即达颞下窝上壁后内份卵圆孔附近,回抽无血,注射麻药3~4ml。
②麻醉区域:同侧下颌牙、舌、口底、下颌骨及颌周组织,升颌颌肌群和颞部皮肤等。
③麻醉效果:注射5~10分钟后,同侧下唇、口角、舌尖出现麻木,肿胀和灼烧感,表示麻醉显效,一般可维持2小时左右。
血压测量方法:
①病人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以消除紧张疲劳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②被检手臂应放在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并外展45°,将气袖展平,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2~3㎝,不可过紧或过松。
③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上(不要接触气袖,不能塞在气袖下)然后向气袖打气,待肱动脉脉搏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出气袖的空气,使汞柱缓慢下降(以2mm/s为宜),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所示压力值显收缩压,动脉消失时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血压测量的意义:
理想血压:收缩压
吸氧方法:
①鼻导管法;②鼻塞法;③口罩法;④面罩法。
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病人时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常用的人工呼吸有:①口对口呼吸;②口对鼻呼吸;③口对气管套管呼吸法;④仰压式呼吸法;⑤俯压式呼吸法;⑥举臂压胸呼吸法。
胸外心脏按压适用于呼吸停止、呼吸衰竭及心脏骤停的抢救。
口对口呼吸法:
①在保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病人仰卧,术者一手托起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其头后仰,用托下颌的手拇指张开病人的口唇,以利吹气,在病人嘴上盖一纱布或手绢或不用,另一支手捏住病人鼻孔防止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