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釉柱: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在窝沟底部呈放射状,向窝沟底部集中;在牙颈部呈水平状排列。
釉柱在光镜下纵剖面为柱状,横剖面呈鱼鳞状。
(二)施雷格线:
落射光观察牙纵磨片时,在釉质内4/5处出现的明暗带。
是由于釉柱排列方向不同所致。
(三)无釉柱釉质:
在近釉牙本质界和牙表面约30mm厚的釉质内没有釉柱的结构,仅为晶体平行排列而成。
这是由于成釉细胞在分泌早期托姆氏突尚未形成,而在分泌活动停止时托姆氏突腿缩而致。
(四)釉质生长线:
是釉质周期性生长速度改变形成的间隙线。
在乳牙和第一恒磨牙有一条加重的生长线,称为新生线。是由于釉质一部分形成于胎儿期,一部分形成于婴儿出生后。
(五)釉板:
是一薄层的板状结构,垂直于牙面。可深达釉牙本质界。
釉板处有机物含量较高,钙化不全。
釉板的存在为龋病的发生提供了通道。
(六)釉丛:
起自釉牙本质界,呈草丛状,高度为釉质厚度的1/5~1/4.
(七)釉梭:
釉牙本质界处的纺锤状结构,为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末端膨大,穿过釉牙本质界并埋在釉质中。
(八)釉质牙本质界:
是由许多小弧形线相连而成。
圆弧形的凹面朝向牙釉质,与成釉细胞的托姆氏突的形态相吻合。
(九)窝沟:
磨牙窝沟的形态多样,有呈 “V”字形或烧瓶状。
窝沟的存在与龋病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