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唇粘膜——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粘膜下层较厚,可看到唇腺。
3.舌背粘膜
舌前2/3为舌体,舌后1/3为舌根。舌背粘膜表面有许多小突起,称舌乳头。根据其形态、大小、及位置可分为:
(1)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分布于舌倍,舌尖最多。乳头体积小,呈锥体形,末端有毛刷样突起,表面有透明角化上皮细胞。
(2)菌状乳头:分散于丝状乳头之间,位于舌尖和舌侧缘,呈圆形头大颈细的突起,上皮层薄,无角化,有的上皮内可见到味蕾。
(3)轮廓乳头——体积最大,数目最少,分布于人字形界沟的前方,乳头呈矮柱状;在轮廓沟的侧壁上皮内可见到味蕾,在环沟底附近的舌肌纤维束间有味腺或埃伯纳腺。
(4)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后部,现已退化为5-8条平行排列的皱襞。
味蕾是主要分布于轮廓乳头靠近轮廓沟的侧壁上皮内的染色浅的卵圆形小体。光镜下由暗细胞和亮细胞构成。电镜下由Ⅰ型、Ⅱ型、Ⅲ型、IV型细胞构成。
4.颊粘膜
福代斯斑——在颊粘膜口角后部的区域,有时可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即以为增生的皮脂腺。
(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增龄型变化
1.功能
(1)保护性功能(2)感觉功能
2.增龄性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上皮层变薄,上皮钉突变短,上皮和结缔组织接触变平;舌背粘膜丝状乳头减少,叶状乳头增生;固有层结缔组织数量减少,胶原变性,断裂,弹力纤维增多;小涎腺萎缩,粘膜感觉功能降低;神经末梢密度降低,味蕾数量减少;唇颊颗出现血管痣,舌腹可出现静脉曲张性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