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填充材料的操作因素:材料未填入洞底倒凹区而无固位形使充填体脱落。
(4)操作因素引起粘结修复体脱落失败:
1)牙面末得到彻底清洁,有软垢、菌斑、色素等的存在,妨碍酸蚀液作用于釉质面,也妨碍粘结剂与牙面密合。
2)酸蚀刻未达到要求。酸蚀刻前未干燥洞,酸蚀刻液被稀释,酸蚀刻时间不够,导致釉质酸蚀刻区在干燥后并未显示出白睾色改变。
3)牙面未仔细干燥,尚有水分,占据脱矿孔隙,妨碍粘结剂渗人釉柱孔隙内,也影响粘结性能。此项因素对粘结影响大,值得特别重视。
4)酸蚀刻已达到要求,但酸蚀刻后的牙面又接触了唾液(让患者吐唾液或漱口),迅速形成黏蛋白膜,妨碍树脂突与牙齿组织的结合。
5)酸蚀刻后釉柱内溶出的钙未能清洗干净,脱矿后的釉柱空隙未充分暴露。
6)空气吹千时,压缩空气不洁,喷出含水或油的空气,污染酸蚀刻区。
7)粘结剂涂布过厚,可因收缩过量而内应力增大,出现缝隙而导致失败。
8)树脂未硬固前移动粘结修复体,破坏粘结界面形成。
2.处理去除充填物修整洞形,重新按照正规操作完成窝洞的修复。去净粘结修复体、重新按照正规操作要求完成牙体的粘结修复。
(六)牙体折裂
1.原因①牙体缺损较大,出现脆弱牙尖,制洞未处理或修复时未能降低验力。②洞制
备时,外形转变处太尖锐,或洞底线角太锐,引起应力集中;修复后牙尖太陡,侧向运动受力过大或有咬合高点。③死髓牙,牙体硬组织较脆。出现前两种情况更易折裂。
2.处理①部分折裂可以考虑去除部分充填物后,重新充填,用附加固位或用粘结修复;②根据情况,考虑改用固定修复;③完全裂至髓室底,可酌情用全冠或带环片固定牙冠后,再行牙髓治疗;若不适合则只有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