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口腔执业医师>复习指导>正文
09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_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_涎腺疾病

www.zige365.com 2009-7-22 11:26:02 点击:发送给好友 和学友门交流一下 收藏到我的会员中心

  第一节 涎腺非肿瘤性疾病

  一、涎腺炎(sialadenitis)

  (一)急性涎腺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1.临床表现:

  腮腺区疼痛,肿大。腮腺导管口红肿,且有脓液溢出。伴有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

  (一)急性化脓性涎腺炎

  2.病理变化:

  (1)导管扩张,导管腔内及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涎腺组织坏死,有脓肿形成。

  (3)急性炎症消退后,可有纤维组织增生。

  (二)慢性涎腺炎

  1.病因

  (1)导管内有结石,异物或瘢痕挛缩阻塞导管继发感染。

  (2)急性炎症转为慢性。

  (3)长期口腔内压力升高,可逆行感染发生慢性涎腺炎。

  2.临床表现:

  涎腺局部肿大,有酸胀感。挤压患侧,导管口有少量粘稠而有咸味的液体流出。涎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呈腊肠状,末梢导管点球状扩张。

  3.病理变化:(1)导管扩张,导管周围及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或形成淋巴滤泡。(2)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出现鳞状化生。(3)腺泡萎缩,消失,大量纤维组织增生。

  二、坏死性涎腺化生(necrotizingsialometaplasia)

  (一)临床表现

  多发于腭部,也可发生于唇、颊及磨牙后腺。本病特征为粘膜表面形成火山口样溃疡一般无痛或偶有刺激痛。病程约6~8周,可自愈。

  (二)病理表现

  (1)溃疡周围的表面上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

  (2)腺小叶坏死,腺泡壁溶解消失,粘液外溢形成粘液池。

  (3)腺导管有明显的鳞状化生,形成大小不等的上皮岛或上皮条索。

  (4)腺体内有弥散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二、舍格伦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

  1.40-50岁女性多发。

  2.口腔症状:口渴、唾液分泌减少;嚼蜡试验检查唾液分泌。

  3.眼部症状:眼干,泪液减少。眼易疲劳、异物感;施墨试验检查泪液分泌。

  4.伴有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病理变化:

  1.肉眼

  (1)腺体呈弥漫性肿大或结节状包块。

  (2)剖面灰白色,小叶界限清楚

  2.镜下变化

  (1)腺体内大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增生

  (2)病变从小叶中心开始,向周边扩展。

  (3)病变严重时腺泡消失,被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代替,形成滤泡,但腺小叶轮廓清楚。

  (4)腺小叶内缺乏纤维结缔组织修复。

  (5)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上皮肌上皮岛,上皮岛内有嗜酸性无定形物质沉积。

  第二节 涎腺肿瘤

  WHO涎腺肿瘤组织学——1991年分类

  一、腺瘤:

  多形性腺瘤;肌上皮瘤;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瘤或腺淋巴瘤;

  二、癌:

  腺泡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高分化、低分化);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癌;腺癌、

  三、非上皮性肿瘤

  血管瘤;脂肪瘤;神经性肿瘤。

  四、恶性淋巴瘤

  五、继发性肿瘤

  六、未分类的肿瘤

  七、瘤样病变

  涎腺肿瘤的组织发生

  1.基底储备细胞理论:涎腺肿瘤起源于排泄管和闰管基底细胞。

  2.多能单储备细胞理论:肿瘤起源于排泄管基底细胞。

  3.半多能双储备细胞理论:恶性度较高的肿瘤起源于排泄管;恶性度较低的肿瘤起源于闰管。4多细胞理论:各类细胞均有增殖能力。

  涎腺上皮性良性肿瘤

  一、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瘤又称涎腺混合瘤。大涎腺以腮腺多见;小涎腺以腭部多见。肿瘤生长缓慢,无痛。圆形,表面光滑。肉眼观察:肿物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呈结节状。肿瘤有包膜,但不完整。切面实性,灰白色。质地匀细,可见胶冻状的粘液样组织或半透明的软骨样区域。偶尔有囊性变,出血或坏死。

  显微镜观察:肿瘤由肿瘤性腺上皮细胞和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组成,表现为形态上的多形性或"混合性".具有粘液样区域和软骨样区域。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的基质PAS呈弱阳性;粘液卡红呈阳性;甲苯胺蓝呈g异染性,经透明质酸酶消化后,此异染性消失。表明该是结缔组织粘液。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我要投稿 新闻来源: 编辑: 作者:
相关新闻
2009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辅导_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义_
2009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指导_口腔组织病理学笔记讲
09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口腔内科学习题及答案(A1型
2009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口腔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09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试题_口腔内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