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17.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E.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社会制度并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18.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A.货币供应增速减缓 B.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 D.货币升值
E.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
19.产业资本循环经历不同阶段采取的相应职能形式是
A.货币资本 B.固定资本 C.流动资本 D.生产资本E.商品资本
20.某市相同建筑结构的居民住房的月租,在繁华的路段为35元/平方米,在郊区为10元/平方米。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住房的
A.地理位置不同 B.经营垄断 C.土地所有权垄断 D.租用者的用途不同 E.供求状况的不同
2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2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规定了
A.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E.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3.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敌人的强大 C.人民军队的弱小
D.共产党的领导 E.土地革命的开展
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25.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27.近年来日本政要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战争的历史,其原因有
A.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当局末对日本的侵略罪责进行彻底清算
B.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C.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猖撅
D.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
E.长期以来日本政府在侵略战争历史问题上采取暖昧态度
28.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公约”,决定为维护本地区战安全与稳定,联合打击
A.恐怖主义 B.单边主义 C.分裂主义 D.地区霸权主义 E.极端主义
29.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2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