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述题
1.(1)为了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2)外部分组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改由按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编班。外部分组主要有两种形式:跨学科能力分组和学科能力分组。跨学科能力分组是把一个年级的学生按智力水平的高低或成绩测试的分数,分成若干组。学科能力分组是根据某一年级的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分成若干组。这种分组.一般只在较难学的学科中进行。
(3)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内部分组的具
体做法有两种:第一,按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进行分组。由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对学生
进行分组,分组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教材,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教学目的后再进行
班级教学。第二,相同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组。根据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部分学生自学;一部分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些特别差的学生编成一组,由教师专门辅导。
(4)分组教学的优缺点。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
2.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在于,他是家庭中新一代的唯一成员,因而处于优越地位。在其成长过程中有
明显的特点:第一,身体发育普遍较好。从小得到家庭的精心照顾,营养条件较好,因而普遍身体发育好、
成长快。第二,智力发展较早。现代优生学证明,头胎儿的遗传素质有一定优势。同时,家庭为其提供了
较好的智力发展条件。第三,品德行为习惯上的缺欠较为突出,主要原因在干家庭教育不够科学。
对独生子女的教育:第一,扬长补短,树立科学全面的教育思想。要克服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的倾向。第二,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第三,学校要加强集体主义和劳动教育。引导独生子女与同伴处好关系,学会关心照顾别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引导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例如,失明者可通过听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互补性使人在某方面机能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与环境协调,为继续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因此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4.论述这个论断可以从教育的概念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人手。
(1)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
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然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后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一句话,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因此,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就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现社会的要求,又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它是一个统一的活动过程。
(3)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这三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教育活动极其复杂的关系。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措施;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这些关系就是教育活动的内部矛盾。在这三个要素中,主要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这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才是教育过程内部矛盾的实质,也可以说是教育这一事物运动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