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来的一种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2.( )是指对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3.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 )
A.教师指导
B.学习材料特性
C.教学内容
D.认知结构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6.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
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
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7.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
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桑代克
8.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9.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
A.成人的榜样
B.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掌握利他的知识
D.掌握利他的技能
10.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
A.动作幅度
B.动作结构
C.动作力量
D.动作速度
11.新教师一般处于(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教学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2.研究发现,( )岁是继两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A.7—8岁
B.8—9岁
D.8—10岁
D.9—11岁
13.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4.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0%通过视觉,( )通过听觉。
A.3.5%
B.1.5%
C.1%
D.11%
15.用实验比较了两组成就动机强弱不同而其他条件相同的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A.洛厄尔
B.皮亚杰
C.班杜拉
D.瓦拉斯
16.认为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的是( )
A.布鲁纳
B.班杜拉
C.皮亚杰
D.加里培林
17.影响知识应用的重要因素是( )
A.智力水平
B.知识的理解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保持
18.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是( )
A.桑代克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威特金
19.20世纪20年代初,(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班授课,并于192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A.陆志韦
B.潘菽
C.陈选善
D.廖世承
20.小学儿童观察能力分为几个阶段,在幼儿期主要是( )的发展。
A.认识“空间联系”阶段
B.认识“个别现象”阶段
C.认识“因果关系”阶段
D.认识“对象总体”阶段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1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