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学校教育生产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
A.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B.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C.有一部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
D.语言发展到文字状态
E.社会出现了阶级
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义务教育
D.普及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3.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主要表现是( )
A.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
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
C.是否确立重点中学
D.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E.师生如何交往
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B.制约教育的结构
C.制约教育的内容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
A.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B.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推动国家的制度建设
D.可以促进民主
E.促进社会的变革。
三、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0.5分,共10分)。
1.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到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__________。
2.《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家__________的代表作。
3.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决定教育领导权的社会因素是__________。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__________。
5.个体身心两个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是__________。
6.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的人。
7.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和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__________。
8.教育目的是一切工作的__________,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______。
9.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这是的体现。
10.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自然主义教育,他的教育主张集中体现在代表作《__________》中。
11.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__________。
12.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______的形式出现。
1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的关系。
1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__________地位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
15.不能搞“一刀切”,这是因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__。
16.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__________上的特点。
17.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__________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